(資料圖)
是該取消預售制了。1月17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不足一個月時間,已有山東、安徽、河南、四川、廣東等地明確表態,試點現房銷售。
1、是該取消商品房預售制了,用你的錢,建你的房子,還爛尾了,這是對購房者的不公平。以后誰有錢誰建房,沒錢沒實力的別建了,不能把包袱甩給老百姓和社會,這是房地產從大開發時代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趨勢,也是對購房老百姓的最大保護。98年房改時,全國缺房子,開發商缺錢,預售制是權宜之計,現在全國套戶比超過1,從大開發進入存量時代,對購房民眾不公平的預售制已經過時了,該取消了,改為現房銷售。以后一手交錢,一手交房,天經地義。當然二次房改是個技術活,兼顧化解停貸、復工保交樓、重組房企債務、恢復市場信心以及長效機制,長效機制四大關鍵是推動城市群戰略、人地掛鉤、金融中性穩定和房地產稅。如果按照經濟規律辦事,中國一定能實現房地產軟著陸和長期平穩健康發展,跨過這道關,解好這道世界難題。
2、為什么要取消預售制、改為現房銷售?大家想想,絕大部分商品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預售制是對購買者的單方面不公平制度,購房老百姓幾乎承擔了所有商品不能交付的風險。從個人層面看,預售制對購房者非常不公平,比如,交房等待期一般為兩年,在此期間,購房者不僅承擔銀行利息,還要承擔延遲交房、房屋質量、房產證延期辦理甚至不能交房的風險。從行業層面看,預售制助推部分房企過度舉債、高杠桿擴張,若遇到下行周期,會引發資金鏈斷裂、項目擱置等系列風險。取消預售制,改為現房銷售,這樣有助于落實中央房住不炒精神、有助于保障購房老百姓權益、有助于房企穩健發展,一舉多得,謀劃長遠。
3、為什么建議取消預售制度?預售制度怎么來的?國外什么情況?簡單科普一下:商品房預售最早源于中國香港,俗稱賣樓花,賣期房,是一種開發商放杠桿的方式。98年房改,由于商品房短缺,房企缺資金,借鑒中國香港,引入了商品房預售制度。其實,當前世界不少國家存在預售制。但是,重點來了!發達國家一般有嚴格的監管保障措施,開發商在項目獲得政府批準后才可以開始銷售,買家在購買期房后并非像中國一樣在支付完首付款后從銀行一次性貸款支付剩余全部房款,而是根據開發商工程進度在完全交房前進行分期支付。所以,預售制度是需要嚴格的資金監管、分期支付以及違約處罰措施作為保障的,如果沒有這些保障措施,一定會觸發風險,對購房民眾不公平,所以不如借機取消預售制度,以后改為現房銷售。客觀講預售制度有一定歷史階段性,現在中國住房進入存量時代,取消預售制度有助于降負債降杠桿,不再把爛尾風險甩給老百姓和社會,當然這需要配套房企債務重組、復工保交樓、恢復市場信心和房地產長效機制。這是個技術活,只要堅持市場化改革,中國一定能化解這個難題,讓房地產回歸實體經濟和居住屬性,安居樂業。
4、簡單講,如果取消預售制,改為現房銷售,開發商將拼的不是五花八門、眼花繚亂、不知道能不能兌現的營銷手段,而是所見即所得的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誠信,這才是對購房民眾的最根本最實質的保障,這樣將極大的提升開發商的建筑質量,實現良幣驅逐劣幣。所有商業的本質是向善,是以客戶為中心,房地產也不能例外,老百姓買房子是天大的事,爛尾毀三代,好房幸福一家人。從這個角度,取消預售制、實施現房銷售是實現老百姓安居樂業、社會長治久安、行業企業健康發展的重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