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市場的ChatGPT潮,從國外刮到了國內。
受此影響,相關概念股大幅拉漲,百度、京東、阿里、小米等國內大廠也相繼布局。而除了互聯網大廠,不少科技企業也想要搭上ChatGPT快車道。
掌閱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表態稱將利用現有資源,探索和創新將AIGC與閱讀行業相結合的行之有效的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
(相關資料圖)
在分析人士看來,新興概念從出現到應用落地、再到商業化變現都會經歷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在時間的篩選下,能熬到最后的企業往往所剩無幾。掌閱目前亟需的,是在內容方面持續深耕與嘗試,探索比ChatGPT更為現實的商業路徑。
ChatGPT爆火,掌閱入局
“ChatGPT的成功不應僅僅被看作新一代聊天機器人的突破,而應該重視其對人工智能乃至整個信息產業帶來的革命。”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黃鐵軍此前表示。
其指出,人工智能領域的過去十年是深度學習的十年,但產業總體上并沒有出現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級別的爆發。
“ChatGPT未來有望演變成新一代操作系統平臺和生態。其將影響從應用到基礎設施各層面,引發產業格局的變化,大模型及其軟硬件支撐系統的生態之爭將成為未來十年信息產業焦點。”
為乘上ChatGPT的東風,掌閱科技近日也在互動平臺表態稱,AIGC將大力提升公司內容創作的效率,降低內容創作成本,并提升產品產出的數量和質量。
目前,該公司暫未透露布局ChatGPT的具體項目細節,比如,公司相關研發人員投入數量、具體研發費用、基于ChatGPT技術下將推出何種創新產品等。
據記者了解,AIGC全稱為AI Generated 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內容,AIGC也被認為是繼UGC、PGC之后的新型內容生產方式,AI寫作、AI繪畫等都屬于AIGC的分支。
同時該公司透露,每年有大量的研發投入,其中有相當部分支出用于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和產品研發。目前已經實現了智能審核、個性化推薦和TTS等人工智能相關的產品和服務。
未來,掌閱將繼續利用公司在內容版權資源、創作者生態和海量用戶資源等優勢,探索和創新將AIGC與閱讀行業相結合的行之有效的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
相關分析認為,歸根結底,ChatGPT就是一種生成式AI工具,始終離不開AI這個技術基座。諸如掌閱這種試圖通過ChatGPT底層技術的方式追趕風口的企業不在少數。
不過相較那些本就深耕AI領域,具備布局ChatGPT風口天然優勢的企業而言,掌閱的主營業務,在應用ChatGPT技術后落地還需大量的投入與時間。
2022凈利預計將同比下滑約六成
那么,掌閱為何要試圖切入ChatGPT賽道呢?
“從公司披露的財報預告看,2022年利潤將同比大幅下滑,這或是掌閱加碼ChatGPT,急于尋求新故事的的重要原因。”上述分析說道。
前段時間,掌閱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5240萬元-6290萬元,同比減少58.24%-65.21%;扣非凈利潤4320萬元-5185萬元,同比減少65.69%-71.41%。
對于利潤下降原因,其解釋稱,公司加大戰略轉型力度,發展免費閱讀,同時加大了營銷推廣力度以推進組織建設和技術基建,銷售費用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也有較大增長,投入力度的加大對業績有較大影響。
事實上,掌閱正在持續加大投放力度、人員投入以及研發支出,但依然無法掩蓋連續多季度利潤下滑的頹勢。
由此也能印證出,該公司正面臨用戶與流量的掣肘。最近幾年,掌閱所布局的數字閱讀行業成為備受關注的領域,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其中,騰訊收購整合閱文集團;阿里扶持旗下閱讀平臺書旗;百度入股七貓閱讀。
巨頭入局的同時,國內市場的規模也接近飽和,增速逐步放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平臺間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
于是,布局出海業務成為了掌閱的新選擇。其通過提升翻譯技術與擴大翻譯語種推動國內網文向海外輸出,同時推進海外原創作品生產,并在AI等新技術下對網文進行批量翻譯形成內容規模化。
對于當下的掌閱來說,恰時出現的ChatGPT風口,作為新的技術手段,為公司提供了內容供給的可能。
ChatGPT商業化落地仍需時間
前幾日,美國數字媒體公司BuzzFeed宣布用ChatGPT來創作內容,隨后其股價兩天內暴漲超300%。
A股板塊內各企業股價也應聲上漲,掌閱科技當日現漲停。“算法、算力、數據,是構成當下最強板塊的三要素。第一輪是算法及模型;第二輪是算力;第三輪則是數據,代表為掌閱科技、中文在線。”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
產業時評人張書樂認為,在人類的創造力其實是無限的情況下,會寫作的ChatGPT其實就是一個更好用的稿件生成器,能夠快速達成對普通內容的信息收集和歸納整理。
“但很明顯,掌閱關于ChatGPT的投入仍處于早期階段,沒有核心技術的護城河,也沒有相關產品問世,概念再熱,市場也總有回歸理性的一天。”上述券商人士說道。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有兩種針對ChatGPT的主流嘗試,一是OpenAI正推進的收費項目;二是美國資訊網站BuzzFeed采用ChatGPT寫稿、降低人力成本的做法,這也是掌閱所布局的方向。
據此前雷科技MCN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還在嘗試用ChatGPT生成部分視頻腳本以及短平快資訊。但目前由于訪問者眾多,ChatGPT服務并不穩定,且ChatGPT生成的中文內容距離發布還有很遠距離。
同時,作為輔助工具的ChatGPT,雖然能在語法潤色、內容擴寫、提供思路等方面有所助益,但新興事物背后隱藏的,諸如潛在傾向、版權抄襲等風險也引發了外界的擔憂。
“新興概念從出現到技術應用落地、再到商業化變現都會經歷一個不斷試錯過程。而在時間的篩選下,能熬到最后的企業往往也所剩無幾。”前述分析人士指出,掌閱目前亟需在內容方面持續深耕與嘗試,探索比ChatGPT更為現實的商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