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三年,不可靠實體清單啟用了。
昨天(2月16日),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將參與對臺灣地區軍售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雷神導彈與防務公司(Raytheon Missiles& Defense)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并采取一系列處理措施,包括:
(資料圖片)
禁止上述企業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禁止上述企業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禁止上述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入境;不批準并取消上述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在中國境內工作許可、停留以及居留資格;對上述企業分別處以罰款,金額為《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實施以來各企業對臺軍售合同金額的兩倍。
這是2020年《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施行以來,中方首次使用“不可靠實體清單”對兩家對臺軍售企業實施制裁。
是否和無人飛艇事件有關?
我國為何此時使用不可靠實體清單對美企實施制裁?
《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明確寫道:國家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對外國實體在國際經貿及相關活動中的下列行為采取相應措施:
(一)危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二)違反正常的市場交易原則,中斷與中國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的正常交易,或者對中國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采取歧視性措施,嚴重損害中國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合法權益。
此外,根據規定,在決定是否將相關外國實體列入清單時,要綜合考慮對中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危害程度等相關因素。
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雷神導彈與防務公司,正是踩到了絕不能踩的“紅線”。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7日稱,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絕不容許任何外部干涉。一個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近年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導彈與防務公司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屢次對臺銷售導彈、戰斗機等進攻性武器,嚴重損害中國國家安全,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定。我們對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實體,依法追究其不法責任。
處罰有多嚴厲?
按照《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對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外國實體,工作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決定采取下列一項或者多項措施(以下稱處理措施),并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禁止其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
(二)限制或者禁止其在中國境內投資;
(三)限制或者禁止其相關人員、交通運輸工具等入境;
(四)限制或者取消其相關人員在中國境內工作許可、停留或者居留資格;
(五)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相應數額的罰款;
(六)其他必要的措施。
此次中方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導彈與防務公司的處理措施,占了以上六項中的五項,且在所有“限制或禁止”二選一中均選擇了禁止。可以說,這處罰堪稱“重拳”。
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中方采取必要措施,打擊嚴重損害中國國家安全,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行徑的堅定決心。
范圍還會擴大嗎?
啟用不可靠實體清單是否意味著我國對外資態度轉變?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的適用范圍是嚴格限定的,針對的是極個別違法的外國實體,不會隨意擴大范圍,廣大外商投資企業沒有必要擔心。
發言人稱,中國政府將以更大力度歡迎世界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以更大力度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實際上,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立場,從投資者“用腳投票”中已可見一斑。
去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12326.8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最近,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越來越多跨國公司高管都開始“重返中國”,包括大眾汽車、西門子等。
時下,不少國際組織和機構都預計2023年我國經濟增速將明顯反彈,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稱,這預示著隨著經濟恢復,今年我國將創造更多投資機會,對全球投資者的價值和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