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廖紫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家網紅飲料品牌決定刀刃向內。
2023年1月19日晚間,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氣森林)發布內部全員公告,元氣森林營銷中心原負責人葉禮誠,涉嫌重大貪腐等經濟犯罪,近日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元氣森林決定對葉禮誠予以開除,并將全力配合警方后續工作。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元氣森林發布兩起違法通告。除此之外,元氣森林退出北海牧場、推出新品“十全茶”對標東方樹葉、擬發行“森林的水”弱堿性天然水飲品,種種舉措似乎在印證公司創始人唐彬森提出的2023年“保生存、謀發展”策略。
元氣森林的冬天似乎來了。
01、接連兩起違法事件
據悉,葉禮誠加入公司后,擔任元氣森林西南大區銷售負責人,統管元氣森林所有產品在西南區域的銷售。在2021年末,葉禮誠開始負責公司整個銷售團隊。
據公司公眾號“元氣黑板報”2022年11月發布推文,2022年11月7日,元氣森林內部公告,某省區張某(在職)、徐某(已離職)等人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偵查。目前,公安機關已成立專案小組進行進一步偵查。
此篇推文中提到“過去半年,元氣森林主動在組織結構上做出調整,并輔以更嚴格的內審內查。持續學習傳統行業,將原有銷售單元恢復大區制。進一步提高組織效率,縮短管理者管理幅度,讓信息傳遞更加透明暢通,使得管理更精細化。二是強化中后臺建設,提高中后臺組織協調能力。”
元氣森林于2022年初成立了稽查部,對員工在職時和離職后進行審計。但此類案件仍然存在。兩個月內,公司出現兩起違法犯罪事件。
元氣森林市場稽查部負責人曾表示,“對于已經產生廉潔問題的員工,不要有任何僥幸心理,不要以為從公司離職就萬事大吉。離職只是逃避,不代表問題不存在,更不代表公司不追責。”
有網友表示,曾經與公司合作過,“運營有讓我找她做遠程助理的,有讓我給回扣的,有壓價格的,但后來換人太頻繁就再也沒合作過。”
前元氣森林市場運營員工也曾揭露該問題:“一崗多職比較常見,公司人員流動大,缺口大,崗位無專業細分。很多時候,有缺口就要頂上去。”
元氣森林成立至今已有六年。組織架構上,元氣森林員工數量已從2021年初的2000余人增至2022年4月的8000余人,這無疑為企業的組織能力帶來挑戰。但2022年,員工擴招一年后,公司頻繁傳出裁員消息。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快消費用監管難一直是個難題,反腐是元氣森林作為行業新兵在回歸一家傳統公司要交的學費,線下渠道的建立和運轉并非一朝一夕,也無法僅靠資金就可以推動,元氣森林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2
保生存背后2022目標成空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元氣森林的銷售額增長率分別為300%、200%、309%。在2021年12月胡潤發布的全球獨角獸榜中,元氣森林的估值高達950億元。2022年8月30日,在胡潤百富發布的《2022年中國十大獨角獸榜》中,元氣森林排榜第十,排名較去年下降一名,1000億元估值保持不變。
但公司創始人唐彬森在其內部信里稱,“保生存,謀發展”將是2023年工作的主題,同時提出重點將推進以下三件事:第一,以組織進化和科學管理實現降本增效;第二,在工作重點上,全力提升對銷售的傾斜和關注度;第三,在工作方法上,尊重預算和計劃。
企查查顯示,1月18日,全資股東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退出北海牧場(北京)乳品有限公司。北海牧場經營范圍包括食品銷售及乳制品制作,主要定位高端乳品市場。
公司對外回應稱,北海牧場品牌一直獨立運營,此次變更是基于北海牧場實際運營情況的正常股權結構調整,品牌及業務運營一切正常。
今年重點“保生存”,對元氣森林而言,的確承壓不小。市場眾多消息稱,公司2022年營收預計約為80億-90億元,2021年其營收在70億元,2020年銷售額在27億到29億之間。
不難看出,元氣森林2021年高增速后,2022年則迅速下降。按照公開信息,2022年元氣森林原本制定的銷售目標為100億元。
朱丹蓬強調,元氣森林近幾年的日子并不好過,隨著其網紅熱度的下降,元氣森林現在已經回歸到傳統快消品的經營模式以及整體節奏。從整體來看,隨著元氣森林銷售困境不斷加大,現金流十分緊缺,所以,退出北海牧場是元氣森林瘦身以及經營戰略變化的重要信號和節點。
03
“文字游戲”營銷屢屢翻車
目前,公司旗下擁有元氣森林氣泡水、燃茶、纖茶、滿分果汁微氣泡、外星人電解質水等系列產品,現已覆蓋全國超30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美國、日本、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元氣森林氣泡水主打0脂0糖0卡,但在乳茶產品中,沒有說明0糖與0蔗糖的區別。2021年4月,元氣森林被爆0蔗糖事件,指出元氣森林宣傳涉嫌誤導消費者。
大多消費者對此表示不滿,“自己明明是沖著無糖健康去的,結果告知這是有糖飲料。”
元氣森林官方賬號對此發布致歉聲明稱,在乳茶產品的產品標識和宣傳中,沒有說清楚“0蔗糖”和“0糖”的區別,容易引發誤解。從2月4日起生產的大部分元氣森林乳茶和3月18日起生產的全部乳茶,包裝從原來的“0蔗糖 低脂肪”改為“低糖 低脂肪”。從3月20日起生產的全部元氣森林乳茶,原料中不再含有結晶果糖。元氣森林同時提醒: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
0蔗糖事件發生的一年后,2022年12月,全國各地出現大范圍陽性感染病例期間,社交平臺小紅書、抖音曾多次出現“電解質水可緩解陽性癥狀”的說法。元氣森林旗下外星人電解質水多次推上小紅書頁面熱榜。
在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和中國疾控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預防指南:膳食營養臨時指南》中,均提到“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或“適量補充含一定量電解質的飲用水”。
但曾有爆料稱,多個社交平臺的博主都接到了元氣森林發出的商務邀請:在發布疫情相關的內容時,在照片中加入元氣森林的外星人電解質飲用水,在文章中表現電解質水在發燒出汗后對補水很有作用。借這樣的形式為元氣森林做商務推廣。
同時,元氣森林外星人電解質水的宣傳語變為“特殊時期,讓電解質水保護你”。此番舉動被網友質疑“元氣森林發難財”。
有消費者表示,“元氣森林旗下外星人電解質水發國難財,引發健康問題”,據該消費者描述,自己看了公司投放的抖音博主新冠廣告,發燒那天連喝5瓶,第二天就惡心難受、鬧肚子,去官網要說法,并未得到回復。他要求公司賠償、下架產品、做出處罰并且道歉。
暫且不論消費者此番言論是否與公司宣傳存在一定干系,就食品健康安全問題而言,《港灣商業觀察》于黑貓投訴搜索關鍵詞“元氣森林”,共發現587條結果,其中241條投訴量,已回復134條,已完成109條。
有消費者表示,元氣森林存在退貨不退款、飲料瓶口瓶蓋發霉飲用后身體發生不適、乳茶出現白色不明物體等。
另有消費者表示,他在2023年1月9號與美團優選平臺購買了元氣森林白桃味氣泡水1.25升瓶裝飲料,于2023年1月26日早上8點半左右開封飲用時發現含有大個蒼蠅,給本人造成了一定的精神影響以及未知的健康損害,特此提出投訴以及理賠申請,和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客服聯系處理后只愿意補發6瓶飲料,出于對自身合法權益以及對食品安全監督的考慮,也為了對其他飲用者安全的考慮,提出投訴。
針對公司是否注意到此類情況及公司計劃如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港灣商業觀察》聯系到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并未得到回復。
04
第三增長引擎,容易實現嗎?
據公司公開數據,元氣森林外星人電解質水在2022年第一季度單月銷售額突破1億元,是2021年同期的2.5倍。2022年10月,公司表示,截至2022年9月份,外星人銷售額突破10億。
2023年1月14日,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發內部信表示,作為氣泡水產品之后的公司第二增長引擎,外星人事業部2022年單月最高銷售額突破1.9億元,全年銷售額12.7億元。同時他提出,希望纖茶2023年成為公司的第三增長引擎。
不過,由于歲末年初的一兩個月屬于特殊時期,外星人電解質水受其追捧有著外部環境,如果常態化之后,其銷量是否能依然保持?還需要持續觀察。
纖茶由元氣森林2021年推出,屬于無糖草本茶一類。1月12日,纖茶系列推出新品“十全茶”,媒體發布會上公司將“十全茶”與農夫山泉(09633.HK)“東方樹葉”做出相應對比。后者屬于農夫山泉第二大營收支柱,在市場上發行已有十一年時間。
除纖茶外,元氣森林進軍瓶裝水系列。2021年,元氣森林曾推出“有礦”天然軟礦泉水,定價3元,對標百歲山、農夫山泉長白雪天然雪山礦泉水;2022年11月,元氣森林于國家產權公共服務網公開“森林的水”瓶貼專利,該專利顯示其為森林白桃味弱堿性天然水飲品。
2月16日,元氣森林宣布將對氣泡水進行產品升級。在外包裝方面,使用“元氣”替代原來的“元気”。
朱丹蓬表示,“不看好元氣森林產品。其實,元氣森林以前的崛起是有黑馬逆襲之勢,在沒有人關注到它之前,它的打法確實有差異化,憑借線上、線下一體化和資源互融共通,實現了短板互補,它用互聯網的思維也顛覆了大家對傳統行業的認知,這有點像瑞幸的崛起;但關鍵的問題在于它太虛、太快,它被資本綁架的太深,所以它出的任何一個產品并不是基于長遠發展或者說是匠心,也不是基于消費者,而是基于自身、基于資本,所以不看好。”(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