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聯電子(300585.SZ)在宣布跨界鈣鈦礦后“大火”,不到兩月股價暴漲兩倍以上,然而今日卻遭遇閃崩,20CM跌停。而背后的誘因,則是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華能清能院”)發布的一則澄清聲明,直指奧聯電子鈣鈦礦關鍵人物胥明軍的研發經歷造假。
“目前掌握有一定證據,更多證據正在收集中。”財聯社記者采訪的奧聯電子董秘表示,相信胥明軍沒有造假,并認為胥明軍很有經驗,將在鈣鈦礦子公司奧聯光能發揮技術核心作用。
但從胥明軍的個人信息上,仍然能發現諸多疑點。胥明軍在其他領域從業20余年后,從2020年開始一躍成為鈣鈦礦“大神”。而履歷上另一家企業無錫眾能光儲科技有限公司卻表示,胥明軍的簡歷“非常夸張”,稱其并未擔任過公司高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關鍵人物被指履歷造假
今日上午,華能清能院在官微發布了《關于針對奧聯電子發布失實公告的澄清聲明》,稱其與奧聯電子無任何合作協議、技術交流和業務往來。
聲明尤其指出,胥某簡歷中有關華能清能院的描述嚴重不實,胥某未曾受邀到訪華能清能院,也未曾參與華能清能院鈣鈦礦中試線的任何設備調試和工藝研究。
財聯社記者就此聯系到奧聯電子董秘薛娟華, 她認為華能清能院的澄清聲明并不屬實,“我們公司肯定不存在披露虛假信息,相關情況可能存在一些誤會,目前正在著手收集證據,將會進一步調查核實。”
從華能清能院的澄清聲明來看,主要針對的還是“胥某”的個人履歷方面,即奧聯電子去年12月出資成立的奧聯光能的總經理胥明軍。
薛娟華亦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我們從沒講過跟華能清能院有什么合作,確實也沒有跟華能清能院合作。”
在奧聯電子此前跨界鈣鈦礦布局中,胥明軍無疑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一直在公司相關投資規劃中被著重介紹。
由于公司投建鈣鈦礦電池的資質和能力儲備一直是監管部門關注的焦點,其在公告中所述的“專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究”的胥明軍更是成為該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
2月10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奧聯電子補充說明胥明軍的履歷、背景、既往工作研究成果等。2月13日,奧聯電子對該關注函作了回復。
奧聯電子介紹,胥明軍曾指導完成華能清能院 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工藝設備設計,指導華能清能院 550×650mm 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效率驗收達標,最高認證效率達到16.8%。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華能清能院在我國鈣鈦礦領域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去年6月,由華能清能院主持編制的中電聯《鈣鈦礦光伏組件》標準送審稿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成為我國首個鈣鈦礦光伏組件的通用技術標準。
但上述履歷內容目前均被華能清能院否定。華能清能院指出:胥明軍不存在“指導華能清能院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效率驗收達標,最高認證效率達到16.8%”等相關事實,且文中“16.8%”的認證效率數據為杜撰數據,與本公司認證數據不符。
技術大神竟也是半路出家
胥明軍的履歷究竟是否造假?據胥明軍今日公開表示稱,自己并不想介入口水戰,一切以上市公司的回應為準。
在奧聯電子董秘看來,胥明軍完全造假的可能性不大,“盡管胥明軍的履歷都是由其本人提供的,但公司在與胥明軍展開合作前,對胥明軍有做過一部分調查。”
其還表示,胥明軍在鈣鈦礦領域較有成就,“他曾全程參與鈣鈦礦電池的設計,在落地裝備領域很有經驗,在奧聯光能也將發揮技術核心的作用。”
董秘還透露,目前公司已經掌握有一些證據,表明胥明軍與華能清能院有過聯系,“胥明軍在杭州眾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履職時,華能清能院曾去杭州眾能進行培訓,當時哪些人參會,這些都是有記錄的;鈣鈦礦電池認證的數據,也是有記錄的。”
但華能清能院方面則不這么看。財聯社記者聯系采訪多位華能清能院相關人士,均稱在公司沒有聽說過、也沒有接觸過胥明軍,對胥明軍的個人履歷也不了解。
其中,一位總工程師級別的人士表示:“我完全不認識胥明軍,公司(華能清能院)所發澄清聲明內容都是正確的。”
而拋開真假,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奧聯電子披露的胥明軍簡歷,也確實存在語焉不詳且有疑點之處。
根據奧聯電子公告,胥明軍,1975年9月出生,本科學歷。對于胥明軍在2018年以前的工作履歷,奧聯電子以“軍工/科技型企業從業經歷“一筆帶過。根據年齡推算,胥明軍此時已參加工作20余年。
而公司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披露得更為詳細一些:“胥明軍歷任浙江眾能光儲科技生產總監、無錫眾能光儲科技副總經理、杭州眾能光電科技顧問、西安天鷹防務科技總經理,山東航宇科技副總經理兼技術部經理。”
天眼查顯示,胥明軍至少從2015年6月29日至今,一直擔任西安天鷹防務科技的法人代表,目前持股20.1%。根據公開信息介紹,這是一家軍、警用無人智能裝備防務研發、制造企業。
此外,胥明軍還曾是西安義信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持股25%)及董事,在山東航宇科技有限公司任職副總經理兼技術部經理。但從公司經營范圍來看,均與新能源業務無關,更不可能有鈣鈦礦電池業務了。
從履歷看,胥明軍深入新能源,是從2020年5月起至2022年3月,在杭州眾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擔任顧問開始。
此前無甚光輝歷史,只是半路出家,突然成為鈣鈦礦“大神”,似乎是過于神奇了。
“我認為他的履歷存在很大的美化程度。”有光伏業內資深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胥明軍此前任職的公司,都在大設備制備上有所欠缺,他很難具備深厚完整的設計指導經驗。
除在杭州眾能擔任過顧問以外,胥明軍曾任職的另一家公司無錫眾能光儲科技有限公司,今日亦有高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胥明軍說成是指導我們,肯定有非常夸張的成分,他只是一個工作人員。公司一開始是想雙向選擇,沒隔幾個月我們就發現他確實不合適,到8月底我們就發出解聘通知辭退了他。公司董事會文件上也沒有任命他為高管,只是一個生產總監。” 該高管進一步表示,“華能清潔能源研究院披露信息是屬實的,也是公認的。在他(胥明軍)到杭州眾能工作的時候,這條(鈣鈦礦)生產線就已經交付了。”
奧聯電子表示繼續推進鈣鈦礦
本次陷入漩渦的奧聯電子本是一家以汽車動力控制零部件為主業的公司。但自上市以來,經營情況起伏較大。
財務數據顯示,奧聯電子2019-2021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億元、4.16億元、4.51億元;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0.21億元、0.32億元、0.34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奧聯電子實現的營業收入約2.75億元,實現歸屬凈利潤0.21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則虧損。
主營業務不出彩,奧聯電子欲搭乘新能源東風,進行業務轉型。2022年12月9日,奧聯電子宣布,全資子公司奧聯投資與自然人胥明軍共同出資5000萬元設立南京奧聯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擬從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制備裝備的研發、生產、制備、銷售等。其中,奧聯投資出資4750萬元,持股占比95%;胥明軍出資250萬元,持股占比5%。
從汽配到鈣鈦礦,踩上新風口后,奧聯電子的股價一路飆升,不到兩個月時間內累計漲幅225%,市值也從20多億元漲到70億元。
盡管沒有涉獵過光伏制造領域,但奧聯電子胃口卻不小。去年剛宣布切入鈣鈦礦賽道時,公司曾做出一系列產能規劃,其中包括“2023年50MW鈣鈦礦中試線投產”、“2024年600MW鈣鈦礦裝備和120MW鈣鈦礦電池組件生產線投產”、“5年內形成8GW鈣鈦礦裝備和2GW鈣鈦礦電池組件生產能力”等。
近日,奧聯電子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截至目前,中試線設備已經完成設計,部分設備部件已經完成加工,后續將規劃成立鈣鈦礦研究院并聯合國內鈣鈦礦技術研發領先的知名教授、專家團隊,打造材料配方、工藝裝備、組件生產三位一體的平臺體系,爭取快速建立、完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制備技術體系、制備能力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藝裝備研制體系、規模化生產能力。
另外,根據公司此前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披露,截至目前,南京奧聯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中試線設備已經完成設計,部分設備部件已經完成加工,暫未有已建成可投入生產的產能。2023年鈣鈦礦項目將新建中試線。但預計今年不會形成大規模銷售,不會對公司業績構成重大影響。
從行業前景看,在回復中,奧聯電子表示,目前而言,鈣鈦礦電池處于行業形成期,公司認為距離行業成長期仍有3~5年時間,未來受益于光伏行業的高速成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行業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公司引用了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測算,預計2030年新增鈣鈦礦產能將達161GW。“鑒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行業前景好、市場空間大,我們對行業持樂觀態度,因此積極布局。”
奧聯電子董秘亦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我們公司是認真做鈣鈦礦的,進行了深入的儲備與鉆研,不是炒熱點而做。目前鈣鈦礦業務也不會受該事件影響,進度將會正常推進。”
(記者邢祺欣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