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月23日,2023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九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上海舉行。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圍繞“可持續金融”進行了三點分享。
一是可持續金融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資源,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是金融企業存在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意義重大。二是可持續金融最精髓的是要處理好“商業行為和社會性關系”、“財務和非財務性”、“內部性和外部性”、“單一重要性和雙重重要性”、“國際性和地域性”五大關系。三是可持續金融也需要可持續,要筑牢可持續發展基礎,完善可持續金融發展的機制,推動可持續性金融制度型開放。
新華網黨委常委、副總裁楊慶兵表示,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實體經濟一步一個腳印穩健發展,金融則是加速器、放大器。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應始終牢記“為國家戰略服務、為實體經濟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坐標。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從 “社會責任”角度進行了發言。他表示,社會責任對金融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推動金融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對實現整個金融的健康發展,以及國家的長遠戰略目標有重大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指出,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要從宏觀、微觀兩個層面進行推進,要搭好宏觀、微觀理論框架,特別是確立好宏觀理論框架,引導企業走向可持續發展。
此外,會上發布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2)》、《中國科創金融發展報告(2022)》、《2022 年金融行業聲譽風險數據分析報告》,為金融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