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國人口老齡化規模大,老年人護理服務供給總體不足與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為此,需要加快解決老年人護理問題,切實提升人民生活質量。
今年兩會召開在即,藍鯨保險獲悉,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提交了多份提案,其中一份就聚焦在備受社會公眾關注的養老護理問題。
當前,我國失能老人對社會護理的需求不斷增加,但養老護理還處于起步階段,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認識比較模糊,養老護理相關制度和運作機制尚未完善,養老護理服務產業發展相對滯后。
對此,孫潔提出三方面建議。首先,加強頂層設計,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護理保障機制。促進養老護理體系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需從國家戰略層面統籌解決關系老年人護理的重大和長遠問題。一是參考日本、德國將長期護理保險納入社會保障制度框架,相關政府部門盡快研究出臺相關制度規范,明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定位與發展方向;二是建立全國統一的等級評定和需求評估標準,管理規范,逐步完善多渠道籌資機制,擴大保障范圍,保證其可持續發展;三是鼓勵商業保險公司創新參與養老護理產業鏈條建設,逐步提高商業保險服務老年護理問題的能力,滿足老齡化現象帶來的長期護理保險需求。
其次,加快實施城市試點,不斷完善養老護理服務體系。建議借鑒各國先進經驗模式,探索分級養老護理機制,逐步形成以“居家護理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護理為補充”的無縫銜接養老護理服務體系。具體可在生態環境較好的地區先行先試,逐步完善。一是對健康老人,采用居家養老方式,以自理和家庭照顧為主,社會組織服務為補充;二是對部分失能、但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采用社區養老護理方式,由政府搭建社區服務網絡,社區服務組織上門提供專業化的生活照料與護理服務,協助家庭照顧護理;三是對喪失自理能力的老人,采用機構養老護理方式,入住專業老年護理機構,并由專業護理人員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康復、精神慰藉等全面服務。
最后,促進護理產業發展,推動智慧養老護理服務。按照“政策引導、政府扶持、社會興辦、市場推動”原則,促進護理產業發展,并探索基于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創新養老護理產業的新模式,提高護理服務的便捷性和針對性。一是將護理設備研發、生產納入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目錄,鼓勵護理設備和技術的更新;二是大力支持發展各類養老護理服務機構,通過政策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興辦以老年人為對象的護理服務業務;三是加快培養專業的護理人員,鼓勵下崗、失業人員參與養老護理工作;四是推動智慧養老護理,促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硬件等產品在養老護理領域深度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