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交所官網顯示,湖州銀行主板上市申請已于3月4日獲上交所受理,此次融資金額23.98億元。
(相關資料圖)
正全力沖刺成為“國內首家綠色上市銀行”的湖州銀行,IPO之路已走過四年。根據更新的招股書,該行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38億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25%,募集資金將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該行資本金。
貸款行業集中度較高
藍鯨財經發現,早在2019年,湖州銀行就已全面啟動上市工作。2019年3月,該行向浙江證監局遞交了輔導備案公示文件,由中金公司擔任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輔導機構。此后在2019年6月、9月、12月,該行共進行了三期輔導工作。
2020年1月,中金公司遞交了關于湖州銀行IPO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前者在報告中指出:“輔導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達到了輔導計劃的目標要求,公司(湖州銀行)擬申報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次月,湖州銀行便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
2021年6月,證監會披露了湖州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對湖州銀行提出了32項問題,涉及規范性問題、信息披露問題、與財務會計資料相關問題等三大方面。同年10月,該行預披露更新招股書。
而在此次更新的招股書中,湖州銀行也披露了自身與貸款行業集中度相關的風險。截至2022年6月30日,該行投向前五大行業的貸款占全部公司貸款的89.00%,行業集中度較高,前五大行業為制造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建筑業,其占比分別為38.05%、14.84%、14.33%、12.86%、8.92%。
該行指出,如果上述行業受宏觀經濟環境或國家政策的影響而出現顯著衰退,則可能導致該行在這些行業的不良貸款增加、不良貸款率上升,從而對該行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該行向客戶提供的貸款總額為607.3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67%。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2021年末、2020年末、2019年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4.12億元、4.19億元、3.70億元及 3.57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68%、0.78%、0.84%及1.00%。2022年上半年,該行前十大不良貸款借款人涉及的不良貸款合計為1.55億元,占不良貸款總額的比例為37.69%。
在業績方面,招股書顯示,2022年1-6月、2021年、2020年及2019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2.79億元、22.68億元、18.00億元及17.53億元,實現凈利潤4.63億元、8.45億元、6.49億元及7.11億元,2019年至2021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3.74%和8.99%。
14.31%股份遭質押
據悉,浙江省目前擁有4家A股上市銀行,其中包括1家股份行浙商銀行、2家城商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以及1家農商行瑞豐銀行。若湖州銀行能順利拿到A股門票,則將成為浙江省內第5家A股上市銀行、第三家上市城商行。
公開資料顯示,湖州銀行前身為湖州市商業銀行,是由湖州市原11家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股東、湖州市財政局、浙江絲得莉服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企事業法人單位于1998年共同發起設立。2010年3月,更名為湖州銀行。目前注冊資本10.13億元。
根據該行2023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截至2022年9月末,湖州銀行總資產1121.1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07.18億元,增幅為10.57%;總負債1045.9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00.91億元,增幅為10.68%;各項存款余額793.99億元,較上年末增幅為13.92%;各項貸款余額628.31億元,較上年末增幅為17.59%。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9.83億元,賬面凈利潤7.85億元。
截至2022年9月末,該行股本總額為10.13億股,前兩大股東為市屬最大國企湖州市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省屬最大國企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均為國有法人股,分別持股17.9%、10%。
湖州市政府為湖州銀行實際控制人。該行股東城投集團、長興縣財政局、交投集團、德清縣財政局、安吉縣財政局、湖州市財政局、傳媒文創、中房置業基于行政關系、股權關系均為湖州市政府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事業單位及企業法人。截至2022年上半年,該8家股東合計持股37.56%。
不過,招股書顯示,湖州銀行存在股份質押的情況。截至2022年6月30日,該行7名股東所持股份涉及9筆質押,質押股份總數為1.45億股,占該行股份總數的14.31%。其中,第四大股東浙江誠信投資有限公司、第九大股東華盛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質押該行股份4.88%、3.85%,均為上述兩家公司所持有的全部湖州銀行股份。
此外,在接受行政處罰方面,自2019年初至2022年上半年,該行因違反國內監管規定而被國內監管部門處罰共計4宗,罰款金額合計約2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