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股價漲了超85%后,這家大牛股選擇攤牌了。
3月8日,6G概念股本川智能(300964)在一則股價異動公告中直言,公司就PCB技術在6G領域應用與下游客戶開展前期合作,但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且后續存在技術失敗、商業化失敗風險。
(資料圖)
頗為戲謔的是,本川智能早在3月3日便披露異動公告,但這家公司當時并未提示類似風險。而且該公司7日還曾公開表示,6G通信用PCB是公司未來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具有相關方面技術儲備。整個過程看來,頗有“先漲為敬”的意味。
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8日披露的股價異動公告中,本川智能方面稱,根據行業慣例,公司已就印制電路板技術在 6G 通信領域的應用與下游客戶開展前期研發合作,預計研發周期較長。
該公司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而且后續存在技術失敗、商業化失敗的風險,近年內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實質影響。
本川智能同時稱,后續即便在技術上可行,但其應用及市場前景尚待進一步明確,且公司產品能否獲得市場認可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未來可產生的經濟效益和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伴隨著6G概念站上風口,本川智能股價自3月2日起股價開啟暴漲模式,其中在3月2日當天和3月8日20CM漲停,在3月2日至8日間的五個交易日中,本川智能股價從32.27元/股漲至59.88元/股,漲幅高達85.56%,成為6G概念“最靚的仔”。
股價“先漲為敬”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在3月3日晚間,本川智能在披露第一份異動公告中,并未提及上述風險。該公司僅表示,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同時,經核查,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于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
另外,本川智能董事會也確認,目前沒有任何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或與該事項有關的籌劃、商談、意向、協議等。該公司董事會也未獲悉公司有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信息。
更為戲謔的是,本川智能在3月7日在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中表示,公司緊跟行業發展趨勢,積極布局低空衛星等衛星通信產品,并為國內相關企業研發打樣。 “ 6G通信用PCB是公司未來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具有相關方面的技術儲備 ,”該公司如是表述。
資料顯示,本川智能主營業務為提供小批量印制電路板產品及解決方案,為通信設備、工業工控、汽車電子等領域客戶提供 PCB 產品及解決方案。截至3月8日收盤,該公司市值僅為46.29億元,而其流通市值更是只有19.71億元。
從基本面來看,本川智能整體營收體量也偏小。從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本川智能營收分別為4.37億元、5.54億元和4.36億元。另外,該公司近年來的盈利能力也在逐步下滑,其主營PCB業務的毛利率從2020年的27.7%一路下滑至2022年年中的14.65%。
在2020年-2022年前三季度期間,本川智能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259萬元、5390萬元和3764萬元,也在逐年下滑。
“蹭熱點”屢見不鮮
最近,隨著A股市場數字經濟賽道掀起熱度,6G概念從ChatGPT概念手中接過領漲大旗。工信部近期也提及,將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在這一過程中,A股市場近期又出現了不少“蹭熱點”案例。例如此前因為“蹭”CPO及ChatGPT等概念而吃到深交所監管函的通宇通訊,近期又“蹭”上6G概念。
在3月2日,通宇通訊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針對6G技術的研究處于規劃預研階段,有一定技術儲備和積累。隨后該公司又表示,“目前在射頻通信領域專利可滿足2G到5G多網絡制式的多樣化產品需求”。
同時,通許通訊方面稱,“2022年公司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投入衛星地面終端波束自適應通信天線技術研究項目,也是針對6G做進一步技術預研和儲備”。
但到3月6日,通宇通訊又直言,6G行業發展尚有待政策和技術進一步成熟,離正式商用還有較長時間。
在業內看來,疑似“蹭熱點”的公司大部分是典型的“兩小”企業,即市值小,流通盤小。這類公司極短時間內出現成交量大幅增長,股價大幅波動現象,甚至這種股價大幅波動和公司業績呈現背離走勢。這種共性也反映出當前資本市場久治未祛的炒作頑疾,小市值企業熱衷靠新興概念增加曝光度,引發資金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