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10日,頭豹研究院、財聯社、英科醫療聯合發布了國內一次性丁腈手套行業的首本白皮書—《2023年中國一次性丁腈手套行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大陸人均醫用手套使用量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隨著醫療衛生與防護意識的提高,整體市場未來增長潛力十足:中國大陸對醫用手套的使用習慣仍在培養期,而政策扶持以及國民健康意識提升,中國一次性手套的消費有望快速上升。
英科醫療總經理陳瓊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在一次性手套的普及與應用方面,中國與海外存在重大差距,處于快速增長階段。目前,中國大陸人均一次性手套使用量僅為9只,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人均一次性手套使用量超300只。近年來,隨著更高標準的服務行業規定、更精密化的工業生產環節、更科學的公眾衛生意識的產生與發展,眾多非醫用領域對于丁腈手套的需求與日俱增。
《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人均醫用手套使用量是擁有最多人均數量的荷蘭(317只/人)的1/35;隨著使用習慣、消費意識的建立與培養,未來中國醫用手套市場增長潛力空間巨大。
“中國醫療機構場景對一次性醫用手套需求強勁,行業的特殊性將進一步增加對丁腈手套需求:在一次性醫用手套整體市場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細分產品結構也將發生變化,尤其是擁有耐磨、不易致敏等優異性能的丁腈手套將更易滿足醫療人員需求,未來有望成為一次性防護手套的主流。”頭豹研究院分析師向記者表示。
對于市場的擴大,拓展使用場景是關鍵。英科醫療產品經理黃永靖介紹,在醫用場景中,丁腈手套極少導致過敏,且具備耐穿刺性;在非醫用場景中,丁腈手套能夠有效隔絕油脂,耐化學性極佳,觸感舒適,可用于電子裝配、汽車修理、化學實驗、食品加工、衛生清潔、油漆繪畫、美容等場景。
《白皮書》指出,中國疫情率先得到控制,中國一次性手套出口銷售量在2020年達到歷史最高值。進入后疫情時代,歐盟等政府增加了防疫物資的戰略儲備為手套市場提供發展機會。此外,行業指導性政策的推出也在逐漸培養居民的健康保障意識,從而為市場提供長久性增長動力。
中國頭部廠商積極擴充產能,利于后疫情時代搶占更多全球市場份額。然而先進的一次性手套生產線的建設難度大且周期長,這就意味著,頭部醫療耗材與器械制造商需要發揮領頭作用。陳瓊表示,英科醫療必定要協同政府、醫療機構與企業,與廣大人民群眾一道,為提高全民防護認知和能力努力,全力推進我國防護事業與行業更加健康、快速和平穩發展,將預防和保護真正落實到生活和工作中。
《白皮書》指出,在創新型產品的出現發掘出新的市場空間、中國醫療機構場景對于醫用一次性手套的潛在需求旺盛雙重因素的共同驅動下,一次性丁腈手套或已成中國一次性手套市場新型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