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回望過去幾年,由于疫情沖擊、地緣政治格局大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等內外部因素影響,中國經濟正歷經深度調整。
“當下的中國經濟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比以前明顯增多,且這一次調整超出人們的預期。“在3月22日的2023觀點年度論壇上,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陽光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在《冬去春來,中國經濟站在新的轉折點》主題演講中表示。
究其原因,他認為,一是因為疫情沖擊加重了經濟調整的困難;二是政策調整對平臺經濟、房地產帶來了較多影響;三是俄烏沖突、美元加息強周期等外部因素對多國匯率穩定、資本流向等造成了影響。
“但中國經濟已經冬去春來。”邱曉華判斷道。
他的依據是,我們將迎來疫情之后經濟恢復的一個新時期;外部環境變局中中國站穩了腳跟,變得更加自信自強,同時迎來了更好地應對外部環境的條件,有了更好的往前走的基礎;過去幾年政策起起落落、反反復復,但方向沒有錯,不足之處正在受到重視、得到糾正,政策正在由原來影響經濟的穩定轉到支持經濟的穩定上面來。
展望2023年,邱曉華認為,“此前短期內對經濟造成沖擊的因素已經得到改善,今年的中國經濟大概率將好于、快于上年。”
針對房地產,他認為,房地產對經濟的沖擊,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今年的房地產盡管還很難說能否由負轉正,但前兩個月的數字表明下降趨勢明顯減緩,從全年來看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拖累將明顯減弱。
雖中國經濟正迎來春天,但邱曉華提醒道,要警惕“倒春寒”這樣不是春天的因素,一是外部環境出現的銀行破產爆雷事件,需要高度關注;二是要關注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如何解決,關注房地產領域里面潛在的一些金融風險怎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