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曾風靡一時“隨心飛”如今再度返場。
3月21日,南航“隨心飛”類產品的“暢游中國”正式開售。自2020年起,多家航空公司曾推出類似產品以緩解現金流壓力,而進入2023年以后,此類產品的數量明顯減少。在如今民航業整體復蘇之時,南航“隨心飛”產品的再度上架不禁引發業內關注。
往返兩趟就回本?
服務器被擠爆
南航此次發售的“暢游中國”分多個版本,其中包括全國版、探索版以及成都天府/北京大興/東北/云南版,分別適用不同的群體。價格從2499元到4888元不等,每款套餐對應的權益不同。從目前看,兌換日期為3月29日-6月27日,兌票需支付票面價20元(稅費另付)。
三種版本均可選擇單獨購買或三人拼團購買,其中全國版為3399-4688元,探索版為4799-4888元。機票所對應的旅行日期在4月3日至7月2日期間,覆蓋清明、五一和端午假期。
以售價3488元的四日版“暢游中國”為例,若用戶從北京大興出發前往成都天府,4月11日-12日乘坐南航航班的往返總價為2060元。若游客購買四日版“暢游中國”,往返兩次即可回本。
再如,從北京大興飛往三亞,4月14日、15日乘坐南航航班的往返總價為2763元。也就是說,只要往返兩次三亞就能回本。
服務器被擠爆
3月16日,南航官方網站微博發布了暢游中國回歸的消息,并推出預熱活動。有網友反映,活動當天,盡管還未公布最終價格,南航服務器甚至一度被擠到崩潰。
圖 / 微博截圖
產品正式發售后,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帖求拼團。
目前,暢游中國4日款(周一到周四兌換出行)已經顯示售罄。
圖 / 南航App
跟以往“隨心飛”有多處差別
值得注意的是,南航新版隨心飛有了更多限制條件,意味著“薅羊毛”沒那么容易。
首先是航班適用期限,2020年南航發售“快樂飛”套票時,航班日期長達5-6個月。2023版“暢游中國”航班日期為4月3日至7月2日,縮短至3個月。
其次,旅客每次兌換機票除了自行支付燃油機建費等稅費,還要額外支付票面價20元,這在各航司隨心飛兌換中都未出現過。
據民航業內媒體“航旅通訊社”援引南航內部人士說法,之所以加收兌換費,主要是在市場恢復的背景下,防止有人反復訂票退票,對收益和定價管理產生影響。
另外,2021年南航發售隨心飛時承諾,“每天提供不少于2萬個經濟艙座位供套餐用戶兌換”。新版產品規則中僅表示,“可兌換航班及可兌換座位數以實際查詢結果為準,數量有限、兌完即止”。這意味著,出行高峰時段部分熱門航線兌換可能比較困難。
此外,購買用戶需提前5個自然日(含)兌票,同一航線最多可往返兩次,僅可最多同時存在3段未使用的機票。此外,可兌換的航班及座位數以用戶實際查詢的結果為準。
圖 / 南航App
因此,并非所有人都覺得劃算。
據中新經緯報道,95后旅行愛好者陸先生是隨心飛類產品的忠實顧客,此前兩年都曾購買隨心飛類產品,在他看來,這次南航的“暢游中國”活動有些不劃算。
“我2021年買過南航的‘隨心飛’,當時還送去往大興機場的地鐵票,飛一次送一次,一張地鐵票35元。這次不送地鐵票,而且燃油基建費也貴了,以前單程只要70元,現在基建費加燃油費,往返一趟要260元。飛一趟的成本也不小,所以這次就沒有購買。”陸先生說。
“隨心飛”作用或弱于前幾年
實際上,在南航之前,今年只有中聯航一家推出了2023版隨心飛。只不過,中聯航為低成本航空公司且航線數量有限,該產品未在市場上激起太大水花。
2020年,多家航司推出“隨心飛”類產品。
例如,東航發布了售價3322元的“周末隨心飛”產品,用戶可在有效期內在周末進行不限次的國內任意飛行;
華夏航空推出2999元無限飛套票,包含一定時段內無限次機票、升艙、接送機等服務;
海航集團限量發售“嗨購自貿港”產品,用戶可在有效期內不限次數搭乘海航集團旗下12家航司的海南國內航班,并享受2880元中免集團旗下海南免稅店代金券;
南航也曾推出“暢游中國”產品,全國版價格為2899-4288元不等,隨后產品有效期延期至2023年2月。
“隨心飛”類產品在推出之時,普遍大受歡迎,給航司帶來了一些收益。但后續隨著發售量增加,也曾出現過“兌票難”等問題,并引發民航局關注。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心飛”類產品的數量也在減少。進入2023年,除此次南航推出的“暢游中國”外,國航、東航均未推出“隨心飛”類產品。此前僅有國航的“2023版敬老權益卡”在售,但該權益卡只向60周歲(含)以上的旅客發售。
不過,在三大航以外,也有部分航司仍在推出“隨心飛”類機票產品。海航于今年2月發售了2023年迎春版“自由飛”,中聯航也于2月發售了一款名為踏春“尊享飛”的隨心飛季卡。
對于“隨心飛”類產品重出江湖,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通常“隨心飛”類產品是航司在特定場景下的營銷手段,主要為緩解現金流。從此次南航再次推出“暢游中國”產品時間點來看,可能是淡季營銷的措施之一。
民航專家林智杰表示,接下來民航將進入傳統的淡季,所以南航該產品可能是希望借此充分利用空余的座位,以增加航班收入。“不過,此類隨心飛產品對利潤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它是一個創新增收產品。”林智杰說。
因為這次南航的活動地域性很強,有針對成都天府、北京大興等特定市場投放的優惠產品,也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林智杰認為,“這些區域市場需求較弱,客座率較低,對增收能有明顯的刺激作用。”
另一方面,林智杰提示道,目前的民航市場已回歸常態,航班中可兌換的座位數量必然有限,所以此類隨心飛產品的作用和影響或弱于前幾年。
民航業復蘇
“隨心飛”回歸的背后,是航司運力增強、市場逐漸向好的行業背景。此前,受多重沖擊影響,南航已連續三年虧損。公司發布的業績預虧公告中稱,2022年公司運力投入和收入客公里均有所下降,與2019年相比跌超五成。2022年,公司預計虧損303億元至332億元。
2023年以來,隨著各領域消費的逐漸恢復以及出境跟團游的部分放開,各航司運力均在逐步增強。
日前,民航局發布了2023年2月主要生產指標統計數據,2月,民航客運市場月度規模突破4000萬人次,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4320萬人次,同比增長38%。
而從國、東、南三大航發布的2月運輸數據來看,三大航的平均客座率均回歸至70%以上。南航2月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上升27.51%;旅客周轉量同比上升43.04%;客座率為76.59%,同比上升8.32個百分點。
航班的逐漸恢復也體現在機場經營數據上。白云機場發布的快報顯示,該機場2月起降約3.40萬架次,同比增長11.52%;旅客吞吐量460.37萬人次,同比增長41.41%。其中,白云機場2月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增長2318.6%,國際航線旅客吞吐量增長535.2%,增幅顯著。航旅縱橫提供的數據顯示,3月1日至16日,國內航線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超過17萬班次,同比增長約62%;國內民航旅客運輸量超過200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02%。
旅游業火爆
春日賞花游預定量漲近9倍
春日漸暖,萬物新生,全國各地開啟賞花模式。
攜程數據顯示,3月以來,賞花類度假產品預訂量同比上漲880%。春光中的人群成為文旅消費復蘇火熱的縮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3月13日報道,近一周來,馬蜂窩站內“賞花”熱度上漲達133%,比往年更早上線的“2023全球賞花地圖”攻略,成為游客爭相收藏的“春游寶典”。去哪兒平臺中,“春日賞花大賽”登上熱門話題榜,小紅書平臺“踏青”“賞花”“春日拍照”等關鍵詞熱度明顯提高,游客賞花熱情高漲。
“花城”廣州成為近期馬蜂窩站內熱度上漲最快的旅游目的地,周環比上漲超過140%。據白云山景區負責人介紹,白云山景區云臺花園周末日均客流量達到八千人次,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白云索道周末客流量達到七千多人次。
“五一”部分出境游線路“一座難求”
近日來,“泰國真的已經貴到去不起了嗎”“泰國出游”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隨著近期我國出境團隊游目的地名單再擴容,疊加“五一”小長假臨近,出境游變得愈發炙手可熱。
據證券日報報道,各旅行社“五一”期間跟團出境游名額已所剩無幾,熱門國家發團排期已到6月份。
據悉,當前市面上幾個大型旅行社出境游的價格、服務所差無幾,大家選擇出境游,一方面是由于長時間未有出境機會,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錯開 “五一”期間國內景點人員爆滿的情況。
在出境目的地選擇上,受訪商家均不約而同地將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作為優先推薦。此外,瑞士、意大利、法國等歐洲線路也獲商家重點推薦。
國內游民宿需求增長明顯
出境游市場火爆的同時,國內旅游市場也迎來“小高峰”,“五一”期間出游相關訂單數量出現明顯增長。
木鳥民宿相關介紹,今年民宿度假需求增長明顯。截至3月20日,該平臺“五一”假期預訂金額已超過去年“五一”期間整體營業額的43.6%。隨著小長假正式到來,預計訂單還會繼續增長。
此外,據上述平臺負責人介紹,青島、南京、重慶、成都、長沙、威海、北京、廈門、上海、廣州等城市民宿預訂火熱。
而隨著需求增加,出游成本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據前述北京市豐臺區某線下門店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目前‘長沙-貴州-西沙群島’環游價格約為5000元/人,但‘五一’期間會加收部分調度費用,預計價格約為7000元/人。”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表示,對于主營出境游業務的企業而言,今年“五一”假期尤其重要,因為這是相關業務恢復運營后迎接的第一個長假。一方面,相關企業正在修復中的供應鏈將首次接受長假期間強勁需求的考驗,另一方面,長假期間獲取的收益將起到一定的“補血”作用,利于提升企業應對接下來暑期市場的信心和積極性。
來 源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高江虹)、北京商報、中新經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