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鳳凰網財經訊 北京時間3月25日,2023年“地球一小時”活動在北京鳳凰中心隆重舉行,鳳凰網財經全程報道。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可持續食物消費及綠色供應鏈項目經理王虹月表示,在推動可持續食材冷鏈項目的時,可以把自己置身在冷庫中想象,冷庫運營需要消耗電能,冷車的配送需要消耗燃油,同時制冷劑有時候會泄漏到空氣中,造成一些碳排放,整個鏈條食物腐損也會有對應碳排放的產生。“根據聯合國最新數據顯示,這幾類碳排放總和占到了全球總排放4%,如果去推動可持續冷鏈體系,有助于加強對安全營養食物的供給以及加強食物系統去抵抗沖擊的韌性。”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可持續食物消費及綠色供應鏈項目經理王虹月
王虹月還提到了制冷劑,她認為,制冷劑在可持續食材冷鏈方面也是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她介紹了兩個名詞,一是ODP臭氧消耗潛值,一是GWP全球變暖潛能值。家用的冰箱會用到氟利昂,氟利昂會對臭氧層造成破壞,不過,這些年有這樣破壞性的氟利昂已經逐漸淘汰。制冷劑除了會對臭氧層產生危害,還會有全球變暖的效應,也許有的制冷劑對臭氧層無害,但會有很高全球變暖的潛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