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從專業投資機構的角度來看,新一輪人工智能是一條怎樣的賽道?
【資料圖】
3月25日至27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在北京召開。25日下午,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出席經濟峰會《人工智能引領新產業革命》分組會并發表演講。
在講話中,鄺子平闡述了新一輪的人工智能會影響哪些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他認為,現在大模型的方向已經確定,燈塔已經很明確。趕上GPT3、GPT3.5在中國是極大概率的事情,只是時間問題。
“從投資來看,美國在AI領域過去幾年投資是非常多的,在中國和美國,當然中國在應用端可能投得更多一些。”他表示。
“我們見了上百家在OpenAI或者是做圖片的應用型企業。”基于此他認為,這塊的投資會很熱鬧、創業也會很熱鬧。鄺子平透露,已經準備A輪融資的大模型企業已經有四五家,這些企業要融過億、甚至兩三億美元。
新一輪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
現在的大語言模型,以ChatGPT為代表的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到底在講什么?
對此,鄺子平認為,第一,模型的規模比起過往是巨大的飛躍,是1750億個參數,歷史上沒有過這么大的模型。由于這個模型的巨大,OpenAI又通過用這個大模型把幾十個Terabyte的數據往里面灌去做預訓練,所以在處理和生成自然語言方面它有一個非常巨大的飛躍。幾十個Terabyte,相當于把美國國會圖書館所有文獻都往里面灌了一遍。
第二,預訓練。用海量數據往這個模型里面進行預訓練,得出來的結果,基本等于把人類幾千年的文字內容都輸入進去了,因為是一個自訓練,所以也不存在訓練數據過多而需要標注。
第三個,它的通用性極其強。以前我們也有很多優秀的人工智能企業,往往都是在一個垂直領域里,但這次革命是,它的通用性極強,因此不需要做什么調整,ChatGPT很多一般性對話都已經能夠基本解決了,當然它還開放一個API,如果企業有興趣在那上面用更多跟行業有關的數據做一個分析的話,它對那個行業里邊的任務會做得更好。
最后,它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繼續去學習、繼續去提供。
鄺子平指出,這樣一個大模型的打造需要很多頂尖人才、需要很多努力,OpenAI 在2015年就開始做這個事情,每次的訓練需要的價格也很昂貴。這次的人工智能革命為什么會根本性改變我們整個社會對人工智能的期待,是因為它在這些方面有巨大的變化。
搜索、游戲、教育等行業將被顛覆
這個基礎上,新一代人工智能會顛覆哪些行業?鄺子平認為,人工智能將促使搜索、游戲、教育等行業產生變革。
他認為,搜索行業將從根本上被顛覆。“過去我們通過一個搜索引擎尋找到一些相關的網上資訊文章等等,但是現在我們是通過這樣一個引擎找出我們需要的答案,這兩者非常不一樣。后臺如果是一個大模型的AI是可以給出答案的。”鄺子平表示。
“人機交互會根本性的改變,中國過去這些年有很多小的聊天機器人,其實都不太好用,這個我相信在未來會是一個增量,有了這樣一個底座、有了這樣一個引擎以后,很多這些過去用不起來的聊天機器人就能夠用起來,甚至過去用得很好的聊天機器人也會在未來被顛覆。最近已經有一個新聞說Toyota準備切換到ChatGPT去,確實這樣的聊天機器人會在車上你跟它對話更人性化、會更好用。”鄺子平表示。
他還認為,內容生成的行業會產生根本性的改變,包括文稿的撰寫;游戲制造中,游戲美工方面的工作可能在兩個月后的未來就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育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更長遠的,他提到,“如果像OpenAI、ChatGPT這樣的底座、這樣的平臺做得越來越成功以后,AI平臺上面能夠造就出來的新藥研發的企業、新材料的企業等等,我相信都會在這個世界發生,這個作為一個投資熱點。”
發展預測與投資邏輯
在我國,過去一段時間里,百度文心一言已經發布,包括阿里、字節、騰訊等等這些大廠也都將緊隨其后。
另外,據鄺子平透露,“我們知道的已經浮出水面的獨立的大模型企業也已經有四五家。所謂浮出水面,就是說準備A輪,第一次找來聊融資,要融過億、甚至兩三億美元的企業。”
他透露,在OpenAI或者是做圖片的應用型企業,啟明創投見了上百家,“這塊的投資會很熱鬧、創業也會很熱鬧。”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認為,還需要思考,比如中國希望看到怎樣的AI發展。
鄺子平稱,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是有一定的優勢的,起碼在前一波。因為中國的人才、中國的市場應用、中國大量的投資投入,讓很多中國AI四小龍等企業有一定的優勢。
“現在大模型的方向已經確定,燈塔已經很明確。”鄺子平稱,趕上GPT3、GPT3.5在中國是極大概率的事情,也就是時間問題。
不過,他指出,之后大模型還面臨幾個問題:在目前已經很明確的燈塔技術之外需要大量的國際交往、需要大量的國際交流,未來怎么去做?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這些AI平臺必將是在互聯網平臺之后的又一個巨大平臺現象,中國監管機構對這些大平臺是什么樣的取態?
最后,他認為,人工智能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世界性的技術,應該能夠有足夠的國際智慧,“在這個話題上要能夠像氣候一樣,我們需要一些國際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