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小鵬汽車公布2023年一季度財務數據顯示,期內其實現總收入40.3億元,同比下滑45.9%,其中汽車銷售收入35.1億元;毛利率同比減少7個百分點至1.7%;凈虧損23.4億元,同比增加37.6%,較2022年四季度23.6億元的凈虧損額環比減少。截至3月31日,小鵬汽車在手現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短期投資及定期存款)約為341.2億元。
“2023年一季度我對公司的戰略、組織和管理團隊進行了果斷的調整。我很有信心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打造產品銷量、團隊士氣、客戶滿意度和品牌口碑的正循環。”經歷市場競爭加劇、公司業績下滑,小鵬汽車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何小鵬仍對未來充滿信心,并對2023年二季度做出交付量介于2.1萬-2.2萬輛之間、總收入介于45億-47億元的預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在目前,小鵬汽車仍在陣痛期。
押注G6,預計三季度將出現銷量拐點
2023年一季度,小鵬汽車累計交付新車18230輛,環比減少17.9%,同比減少47.3%。
在一季度業績電話會上,何小鵬直言,從交付量來看,自2022年三季度開始小鵬會有連續4個季度的挑戰期。而讓小鵬汽車實現逆轉的關鍵是在上海車展正式發布的中型智能純電SUV車型G6。
作為扶搖架構落地的首款車型,G6打出“無人駕駛前的最后一款車”這一標簽,自亮相以來就獲得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據何小鵬介紹,G6將在今年6月上市,在7月開始大規模交付并迅速爬坡。相較于P7i,G6從SOP到最后交付預留了兩個月緩沖周期,準備更為充分,所以預計三季度月交付量爬坡速度遠高于P7i及G9。在G6及其他新車型的帶動下,何小鵬預計小鵬汽車四季度交付量將重回2萬輛水平,在他眼中G6相對合格的銷售表現是“銷量達到了P7全部銷量的2倍或以上。”
他自信表示,“相信G6將會成為中國20-30萬元新能源SUV市場最受矚目的熱銷爆款,帶動小鵬汽車的總交付量在三季度同比和環比都取得遠高于行業的高速增長,形成我們戰略和組織調整后的第一個銷量拐點。”
早在2022年10月,小鵬汽車就開始陸續推進一系列組織結構調整。其在內部建立起戰略、產規、技術規劃、產銷平衡、OTA委員會五大虛擬委員會組織及E、F、H平臺三大虛擬產品矩陣組織,前者負責提升各條業務線的溝通和協作效率,后者負責打通端到端產品全業務閉環。
組織結構調整之下,2023年1月30日,小鵬汽車正式宣布王鳳英出任公司總裁,將全面負責產品規劃、產品矩陣以及銷售體系,并向何小鵬匯報。同年3月,小鵬汽車開始推動營銷體系變革。
4月12日,小鵬汽車方面對藍鯨汽車獨家回應稱,“階段性的組織架構調整已完成,在更精簡、更高效運作的組織以及更有競爭力的人才體系下,公司對市場份額的增長和銷量的恢復充滿信心。”
根據小鵬汽車官方公布的數據,4月其累計交付新車7079輛,環比出現1.1%的回升。
定價策略以規模為先
針對一季度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小鵬汽車給出的解釋是“銷售促銷增加和新能源汽車補貼屆滿所致”。
近年來,“降本”一詞越來越頻繁出現在小鵬汽車管理層口。
在研發端,何小鵬透露,基于扶搖架構的高兼容性,目前小鵬汽車在研的覆蓋15萬-35萬元價格區間及不同類型的新車型可共享動力、電子電氣架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平臺。
小鵬汽車方面向藍鯨汽車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扶搖架構賦能之下,小鵬汽車整車硬件(含動力系統)成本下降約25%,整車PACK成本降低40%-50%;未來新車型研發周期將縮短20%,基于架構部分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達80%,整體可保持3年的技術領先。與此同時,扶搖架構也可賦能小鵬汽車新一代智能輔助駕駛系統XNGP,智駕綜合研發效率提升30%,智駕適配成本降低70%。
在生產端,受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車企對材料成本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小鵬汽車也不例外。“在材料成本方面,特別是電池成本我們一直非常重視,電池成本占整車成本大概是40%左右,我們覺得(電池)成本7%的變化最終將會轉化成整車成本3%-4%的影響。”在接受投資者提問時,小鵬汽車財務與會計副總裁呂學慶如是說。
何小鵬也表示,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及市場競爭環境影響,最近四個季度整個行業的需求并不穩定。因此,小鵬汽車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力求通過更穩健的方式與供應商進行合作,目前的工作重點是供銷動態化動作和估計(量)的配套。
“小鵬現在和合作伙伴用非常靈活的市場價格彈性進行綁定的方式進行(電池)定價,所以我們會非常彈性看待這個價格。未來,小鵬最重要的一個技術創新是如何用最少的電池跑最長的真實續航,這里有非常多的技術創新可以做。”他透露,之后幾年小鵬汽車磷酸鐵鋰或類磷酸鐵鋰的比例會有大幅度增加。
汽車行業殘酷的淘汰賽才剛剛開始,300萬輛年銷售規模將只是車企的入場券,到2030年,新能源主流車企將只有8家。依靠高效研發、成本平衡、高端體驗,才能有可能在競爭中勝出。這是何小鵬此前做出的預測。
他坦言,小鵬汽車曾考慮過采用更激進的降價策略“以價換量”,也考慮過推出更具性價比的入門款將車型,以迅速打開銷量。但一切定價策略的前提都是規模為先。未來,將“迅速擴大銷量和電動車市場份額”作為首要戰略目標的小鵬汽車需要在成本端加速發力,才能在定價策略上獲得更多空間。“最終希望實現是有競爭力的定價,且能夠在相當長時間穩定這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