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在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時表示,4月份,工業生產繼續恢復,企業營業收入增長加快,利潤降幅繼續收窄。
其中,裝備制造業利潤明顯恢復,是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最大動力。這里面,汽車行業利潤大幅增長20.4倍,增速較3月份顯著加快。增速同樣明顯加快的行業還有電氣機械行業、通用設備行業。而受產品價格降幅較大等因素影響,化工、煤炭采選行業利潤下降明顯。
機構分析認為,疊加各項政策落地生效和內生動力鞏固走強,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大概率在四季度轉正。
(相關資料圖)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連續兩個月收窄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8.2%,降幅較3月份收窄1.0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收窄。與此同時,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利潤增速較3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的行業占比接近六成。
“少數行業下拉工業利潤增速明顯。”孫曉表示,4月份,受產品價格降幅較大等因素影響,化工、煤炭采選行業利潤分別下降63.1%、35.7%,合計下拉規上工業利潤增速14.3個百分點。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對記者表示,利潤表現較弱的行業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承壓的行業高度重合。現階段,上游行業利潤增速持續回落主要仍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行拖累,上游價格傳導帶來的PPI同比下降疊加去庫存壓力給中游原材料行業的利潤率帶來壓力。
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明顯恢復
4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9.8%,實現由降轉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6.4個百分點,是拉動作用最大的行業板塊。
孫曉表示,這是新動能產業發展較好、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裝備制造業利潤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34.3%,較3月份提高1.5個百分點,帶動工業利潤行業結構改善。
4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普遍回升。孫曉介紹,汽車行業因同期基數較低,利潤大幅增長20.4倍,增速較3月份顯著加快;電氣機械行業受光伏設備等產品帶動,利潤增長37.5%,增速加快26.2個百分點;通用設備行業受產業鏈恢復帶動,利潤增長63.7%,增速明顯加快。
龐溟認為,需求端表現將對中游裝備制造業和下游行業利潤增速反彈的形態與節奏形成影響。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1-4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149萬輛,出口增速72%的持續強增長。只要國際上有穩定的市場需求,未來中國汽車出口發展仍有巨大空間。
招商證券研報則指出,汽車制造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增收不增利”,為了刺激國內需求,汽車行業“降價促銷”的現象明顯,降低了該行業的盈利能力。不過汽車以及汽車零配件的出口表現明顯好于其他行業,這有望成為拉動該行業利潤增速回升的主要動力。
招商證券研報也指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是中游裝備制造業中利潤增速表現最好的行業,在利潤增長貢獻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是“量”的增加,這主要得益于電氣機械行業的出口增速維持較高水平。
外資企業利潤由降轉增,民營企業降幅明顯收窄
4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的另一個看點是,外資企業利潤由降轉增,私營企業利潤降幅明顯收窄。
孫曉介紹,4月份,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受汽車等行業帶動,利潤同比增長16.3%,由3月份的下降轉為正增長,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私營企業利潤降幅較3月份收窄7.3個百分點。
機構預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轉正或在四季度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4月份,在當月營業收入改善的帶動下,工業企業累計營業收入實現了由降轉增。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5%,一季度為下降0.5%。
對于工業企業利潤何時轉正,龐溟認為,由于基數效應給PPI帶來的拖累將在三季度后消減,疊加各項政策落地生效和內生動力鞏固走強帶來的去庫存壓力和費用率壓力的減輕,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在四季度轉正概率較大。
“企業利潤改善的根本還是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龐溟說。
招商證券研報表示,目前我國仍面臨內需增長緩慢和外需疲弱的“弱復蘇”階段,這直接導致企業的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滑。此外,疊加營業成本高居不下導致的內部壓力,本輪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反彈速度大概率較為緩慢。預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轉正需等到四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