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認為,存款利率下滑將減弱對于儲戶的吸引力,理財產品有望迎來增量資金。但考慮到部分理財也會配置存款等產品,存款產品利率下滑也有可能帶動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走低。
存款利率又要下調?多家銀行已經收到通知,自6月8日起正式實施。
從去年以來,存款利率幾度下調,今年不少中小銀行跟進利率補降。6月以來,四川、吉林、內蒙古、山東等地多家村鎮銀行已經密集公告下調利率,如今降息潮蔓延至國有大行,3%的存款利率也挺不住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去年9月,國有大行紛紛下調掛牌利率,所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均已下調至3%以下。其中,3年期定存利率已下調至2.6%、5年期定存利率下調至2.65%。彼時中小銀行為了吸引客戶,利率保持堅挺不動,但今年4月起中小銀行紛紛跟進下調利率。近期,喀什農商銀行、宜賓興宜村鎮銀行、都江堰金都村鎮銀行及吉林、內蒙古等地多家村鎮銀行宣布6月起調降部分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下降幅度大多在5BP-30BP(基點)。
此時,國有大行又吹響了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的號角。據悉,多家國有大行近日將下調部分存款利率,其中,人民幣活期存款利率調降5個基點,部分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澳壳斑€沒有落實,但是想存定期就快點存吧,很多產品都要調息了。”北京某大行支行的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就是轉瞬間的事。
究其原因,還是銀行迫在眉睫的負債成本管理。進入2023年,隨著經濟復蘇,銀行業面臨的凈息差壓力并沒有減少,降低存款成本是銀行業今年的重點方向,既能降低負債成本,也有助于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貸款需求走弱壓制新發生貸款定價,滾動重定價因素對存量貸款利率壓制仍在。在資產負債兩端共同擠壓之下,銀行體系凈息差收窄壓力仍存,凈利息收入增速有進一步下行趨勢,迫切需要銀行體系進一步加強負債成本管控,增強銀行體系抗風險能力,進而穩定凈利息收入水平。
當前,政策要求金融讓利實體經濟助力大環境復蘇,要求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對企業而言,由于大型企業融資成本已顯著走低,甚至低至2%,這與中長端一般存款上限存在倒掛,可能造成資金空轉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虛增。
王一峰測算,假設定價受控定期存款占總存款的比重在10%至25%之間,定期存款利率降幅在10個基點至15個基點之間,則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將改善國有行、股份行綜合負債成本0.79個基點至2.96個基點,提振國有行、股份行息差0.71個基點至2.66個基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利率下調中,受美聯儲加息影響而持續走高的美元定期存款也受到影響,根據不同期限和不同規模亦有調降,5萬美元(含)以上的1年期定期美元存款利率不高于4.3%,此前有的大行該品種利率最高可達5%左右。
能否打開理財市場空間
早在此前村鎮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對這種行為表示,在市場利率整體已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根據市場供求變化,綜合考慮自身經營情況,靈活調整存款利率,不同銀行的調整幅度、節奏和時機自然就會有所差異,這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環境下的正常現象。
存款利率下調是否會打開理財市場的空間?對此,專家表示有一定可能。
王一峰表示,存款“再降息”或改變居民貨幣貯藏行為。若定期存款“再降息”,所帶來的確定性影響在于金融體系實際付息率走低,同時核心負債曲線收益率走平可能導致存款運動再度轉向短端理財,推動理財規模提升。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表示,存款利率下滑將減弱對于儲戶的吸引力,理財產品有望迎來增量資金。但考慮到部分理財也會配置存款等產品,存款產品利率下滑也有可能帶動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走低。
但此時,市場上對于資金空轉的擔憂也逐漸升溫。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目前銀行不斷為實體企業讓利,降低融資成本,但過度下調企業貸款利率,可能引發資金流入其他收益率相對高的金融資產(部分定期存款、理財產品等),甚至股市等風險資產,這就可能產生資金空轉套利,并可能助長局部資產泡沫風險等。
“從宏觀上,國內避免貨幣環境過度寬松,提升政策精準質效;商業銀行加強貸前、貸中和貸后管理;進一步完善征信管理機制。同時,監管部門強化市場監管,提升違法違規成本?!敝苊A表示。
此外,存款利率的下調有望打開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空間。王一峰近日表示,存款“再降息”為LPR報價下調提供緩沖墊,三季度不排除擇機啟動MLF(中期借貸便利)降息?!伴_年至今,自律機制引導商業銀行落地了一系列降低存款成本的政策,但由于存款定期化加劇,銀行體系凈息差壓力仍大,貸款報價機制不足以驅動商業銀行單獨主動下調LPR。若定期存款利率再度下調,則可能為LPR下調打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