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盤A股震蕩,僅深證指數上漲,午后,滬指、創業板指也先后翻紅,但尾盤滬指仍以綠盤報收,汽車板塊全天強勢,個股現漲停潮,家電、釀酒、家居板塊午后進一步走強,日化、通信設備、食品飲料、造紙等板塊漲幅居前;跌幅榜上,電信運營跌幅居首,電力、銀行、IT設備、建筑板塊跌幅超過1%,公共交通、證券、航空、酒店餐飲等板塊弱勢調整。
具體指數:截止收盤,滬指報3228點,微跌0.08%,深證指數報10873點,漲0.74%,創業板指報2152點,漲0.44%,兩市全天成交9500億元;
(相關資料圖)
汽車板塊全天強勢,個股大漲,多股漲停。
近日,汽車行業利好不斷。商務部辦公廳宣布,組織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活動時間為2023年6月至12月。活動將強化購車優惠政策支持,加強活動經費、場地等保障,協調推動地方、企業等出臺支持汽車消費的針對性政策舉措。
基本面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汽車延續快速增長態勢,產銷分別達到71.3萬輛和71.7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1.4%和12.6%,同比分別增長53%和60.2%,市場占有率達到30.1%。
山西證券指出,五月汽車產銷數據轉好,同環比均出現較好正增長,本輪價格戰影響或已基本消退,消費者信心得到恢復。6月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超高,如出現負增長也屬正常,但環比增速仍有望為正,行業景氣度低點或已過去。近期政策提出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將利好乘用車市場需求的釋放。
野村證券認為,當前終端庫存水平已降至合理水平,且隨著國六B落地,終端價格競爭的擾動影響逐步減弱,疊加上海車展帶來終端銷量的積極催化,行業景氣度回升,二季度有望實現較好的銷量同環比增速。
配置上,光大證券指出,汽車行業呈現平穩復蘇趨勢,但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建議關注板塊平穩復蘇帶來的結構性機會。看好2023年具有較強車型改善周期、用戶畫像差異化定位競爭的新勢力車企、出口、產業鏈成本控制能力較強、銷量與業績兌現能力較強的自主新能源車企、以及市占率抬升、新定點釋放、年降消化能力強、業務多元化的零部件公司。
對于近期A股走勢,中信建投稱,權益市場具備配置吸引力,將構筑復合底部,近期隨著政策預期改善、庫存周期筑底預期、商品價格企穩、人民幣匯率企穩和全球市場回暖等積極信號陸續出現,A股包括港股市場已經具備戰略反擊條件。未來一年企業盈利有望迎來較長上行周期,疊加國內降準降息可期,海外利率下行,雙擊之下,市場有望挑戰2022年以來新高,值得戰略樂觀。
中信證券認為,當下市場對經濟負面預期的反應接近尾聲,價格因素的拖累接近拐點,下半年經濟有望從局部改善轉向全面復蘇;政策不會缺席,但也難以符合市場的激進預期;存量市場特征難以改觀,市場分歧仍然較大,博弈依舊激烈;市場正臨近下半年波動區間的谷底,持倉出清并不徹底,波動依然較大,堅守業績驅動,兼顧政策主線。
中金公司認為,下半年的基準情形(60%)預期為美國“軟著陸”+中國“慢爬坡”,這一組合宏觀上類似2019年4月后“翻版”。三季度主線是通脹降四季度轉為增長弱,因此四季度壓力相對更大些,直到倒逼降息預期明確。長債與黃金>股票>大宗商品,股票繼續重結構“啞鈴”,成長>高分紅>周期/價值。分市場,美國>新興>日本>歐洲。
招商證券指出,近期市場內外部均出現一些積極變化。內部方面在穩增長推進、消費政策加持以及科技周期等因素驅動下,部分行業景氣度邊際改善;外部方面美聯儲6、7月繼續加息概率降低,外部流動性環境對A股的邊際影響開始弱化,A股也有望開始逐漸企穩反彈。推薦圍繞業績增速最高和改善斜率最大的方向進行布局。從大的產業趨勢來看,圍繞AI+/數字經濟/先進制造/自主可控等領域機會仍將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