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收縮壓141mmHG,舒張壓99mmHG,血氧值97%,心率82次/分……6月27日上午,雨后的天氣涼爽宜人,到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公園鍛煉的李繼勇老人路過東門入口的健康小屋,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體驗了一次免費體檢。這個由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牽頭、徐州市公園管理服務中心共同合作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養老助殘友好智慧城市環境應用示范點》建設項目,即將正式投入使用。
“哎喲,連我骨頭有多重都能測出來?數據還真全呢!”李繼勇測量身體體重的時候,看到屏幕上另外還顯示了BMI、肌肉質量、脂肪值、體型等7項數據,驚嘆不已,然后又測量了體溫、脈搏,檢測了心電圖。工作人員告訴他,健康小屋投入使用后,市民自己掃碼小程序實名登錄,就能進入小屋進行自助體檢,所有檢測結果數據均可實時上傳到醫院后臺醫療數據庫,也會在小程序中形成個人健康檔案。
走進云龍公園可以發現,除了健康小屋,該項目還在園內做了一系列養老助殘的建設和改造。
東門入口和園內道路邊,安裝了9塊導覽圖。與常規導覽圖不同的是,它多了一個“輪椅通行路線”,按照黃色虛線指引,輪椅能夠暢通公園的絕大部分景點,不會被臺階困住。
坐著輪椅來云龍公園游玩的老人真不少。96歲的李老太太不能行走,正坐在牡丹園附近的座椅上乘涼,女兒扶著輪椅在一旁陪伴。娘倆驚喜地發現,座椅中間位置多了個扶手,“公園想得真周到!這樣老人坐得更穩當了,起身時也有個支撐。”
天氣轉晴,來逛公園的市民越來越多。公園環境如何?中心廣場、西門廣場安裝的環境監測儀實時顯示:氣溫25℃,PM2.5為19μg/m3,濕度為86%rh,十余項生態環境參數循環播放。
“云龍公園地處老城區,周邊居民以老年人為主,所以我們一直非常注重對老年人及殘障人士的服務建設,前期開展了輪椅坡道、健身器材、便民衣架等便民利老設施的安裝。”云龍公園管理科科長張茂讓說,這次與徐醫附院合作共建,通過無障礙化、適老化改造以及增加智能醫療服務設備和環境監測設備等手段,整體的游園環境更加智慧、友好、舒適和便捷,對老年人及殘障人士的關懷和服務也更貼心。
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日益龐大,如何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公共環境,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養老助殘友好智慧城市環境應用示范點》課題負責人、徐醫附院常務副院長顧玉明表示,希望通過這個課題示范點的建設,為云龍公園周邊的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更好的環境體驗,同時也呼吁全社會更多的行業、更多的人群關注老年人和殘疾人對公共環境的需求。
(來源:今日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