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又一家銀行因APP違規被點名!
藍鯨財經注意到,重慶市通信管理局網站于6月27日發布一則通報稱,重慶市通信管理局和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川渝兩地主流應用商店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進行檢查,截至目前,仍有40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其中瀘州銀行(01983.HK)旗下APP赫然在列。
(資料圖片)
通報顯示,此次被點名的瀘州銀行旗下APP名為“瀘貝爾”,應用來源為OPPO應用商店,應用版本為3.1.2。
通報指出該APP存在的三項問題,一是違規收集個人信息,二是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三是APP頻繁自啟動和關聯啟動。
“上述APP應在7月5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重慶市通信管理局和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指出。
公開資料顯示,瀘州銀行于1997年9月15日成立,總部位于中國瀘州市,下轄成都分行、眉山分行、遂寧分行,共設有36個營業網點。2018年12月17日,瀘州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從該行業績情況來看,2022年,該行利潤增速雖有所回升,但該行的資產質量卻在下滑。
根據瀘州銀行2022年度業績報告,2022年末,瀘州銀行資產總額為人民幣1486.30億元,客戶貸款總額為人民幣831.81億元,客戶存款總額為人民幣1094.46億元。
去年全年,瀘州銀行營業收入39.02億元,同比增長3.33%;凈利潤8.08億元,同比增長9.98%。
2022年,瀘州銀行預期信用損失/其他資產減值損失13.16億元。其中,貸款預期信用損失是預期信用損失/其他資產減值損失最大組成部分。2022年,該行貸款(含票據貼現)預期信用損失9.05億元。
資產質量方面,該行不良“雙增”。2022年末,瀘州銀行不良貸款總額12.6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9億元;不良貸款率1.53%,比上年末上升0.1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56.93%,同比下降5.56個百分點。
細分行業來看,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該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攀升,由2021年末的1.66%上升至2022年末的4.18%。2022年末,該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金額3.75億元,同比增長157.25%。
截至2022年末,瀘州銀行資本充足率13.01%,上年末為13.36%;一級資本充足率9.72%,上年末為9.7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10%,上年末為8.05%。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5月末,瀘州銀行公告稱,撤回2022年止年度之之末期現金股利及紅股,原因是利潤分配方案的決議案未經股東在年度大會上以特別決議批準。因此,本次相關議案中所提議的紅股發行不予進行。
此前該行董事會建議按照每10股送1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幣)且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人民幣0.3元(含稅)向全體股東派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共計人民幣353.31百萬元(含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