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中部第一省會,開始到廣東搶大學生了_信息

          文|凱風


          【資料圖】

          孔雀東南飛,不再是必然。

          01

          中部強省會,開始出擊了。

          日前,一則“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報考武漢大學,成就美麗人生”的滾動廣告,赫然出現在廣東省會的廣州塔之上。

          就在廣州塔幾公里之外,矗立著南粵大地的兩所知名985高校——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在廣州塔上做招生宣傳,相當于在名校的“地頭”上搶人。

          且不說武漢的武大、華科,與廣州的中大、華工,究竟孰強孰弱,也不論廣東人是否真正“安土重遷”,武漢大學“公然”到廣東來搶生源,仍有著十足的信號意義。

          對此,有網友調侃說,武漢大學今天搶走的優質生源,過幾年還是得回到廣東工作,不要著急。

          這句話并不全然是玩笑。長期以來,由于經濟大省和經濟強市的加持,廣東一眾高校始終不愁生源。

          即使有著“雙非”(非985、非211)高校之稱的深圳大學,錄取分甚至比肩傳統985高校。

          退一步講,即使優質生源外流到其他省份,廣東一點也不擔心。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是大學生吸引力最強的地區。去了外地的生源,最終絕大多數還會回到本省就業;而大量外地的畢業生,也會蜂擁而入廣東就業。

          與之對比,武漢雖然是中國大學生第二多的城市,但每年上百萬的大學畢業生,無論是不是湖北本地人,近半都去了省外,第一大目的地就是廣東。

          根據《再說一次,千萬不要選錯城市》一文梳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畢業生留在湖北本省就業的比例約為3成左右,而20%左右的畢業生首選廣東,其次為北京和上海。

          相比而言,位于廣州的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畢業生,超過70%最終選擇留在廣東省內就業,而留在廣州、深圳兩地的就有60%之多。

          在某種程度上,武漢等中西部省會的一流高校,竟成了廣東人才的“蓄水池”,這是“孔雀東南飛”的背景所在。

          然而,武漢高校的主動出擊,意味著這種局面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02

          武漢,不僅要搶生源,還要留住本地的百萬大學生。

          如果說武大到廣東搶生源更多是自主行為,那么武漢的“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則具有極強的針對性。

          早在2017年,在全國“搶人大戰”泛濫之前,武漢率先發起了“百萬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工程”,提出力爭“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致力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

          武漢是中國高校實力最強的城市之一,不僅坐擁7所雙一流大學,而且本科高校多達46所,本專科生破百萬,在學研究生數量接近20萬人,整體高等教育實力僅次于京滬 寧,位居第二梯隊之首。

          武漢每年畢業的大學畢業生超過100萬人,但在2017年之前,這些大學生留在武漢的比例僅有4成左右,而985名校畢業生留在整個湖北的比例更是低到2-3成。

          在當時的媒體上,“二線城市為何留不住985大學生”成了經久不息的問句。

          萬萬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年過去,武漢留住了百萬大學生,而且創下了新紀錄。

          據當地官方發布的數據,過去5年,武漢共留住191萬大學生,而大學生留漢比例也從最初的42.18%上升到65%以上。

          03

          武漢做對了什么?

          一開始,武漢祭出了“送房送錢送戶口”的大殺器。

          大學生在武漢就業創業,不僅不必擔憂落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均可隨遷落戶,更可享受數萬元不等的人才補貼和住房補貼。

          然而,送錢送房一點都不新鮮,零門檻落戶更是遍地都是,幾乎所有城市都有涉及,不具獨特優勢,并不能作為留人搶人的殺手锏。

          與之對比,武漢這些年城市能級和產業結構的全面躍升,或許才是關鍵所在。

          過去幾年,武漢先后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超大城市、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城市能級得到全面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疫情時代,隨著人口強勢回流,武漢常住人口超過鄭州,重回中部人口第一大市之位,而且城區人口邁過千萬大關,成為第8個超大城市。

          不過,武漢過去之所以留不住大學生,核心原因在于空有超大特大城市的體量,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產業和企業。

          人隨產業走,大學生更是如此。沒有高新產業,沒有與大學生相匹配的薪酬,沒有創業所亟需的產業生態和創投基金,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這幾年,武漢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過去武漢是“一鋼獨大”,如今已是“九龍齊飛”,形成了以“965”為特色的產業體系。從傳統的汽車制造,到新興的光電子信息、互聯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武漢逐步建立起高新產業體系。

          目前,包括小米、華為、科大訊飛、小鵬汽車、霍尼韋爾在內的一眾企業,紛紛籌劃在武漢建設“第二總部”或“研發中心”,大企業云集,自然為大學生留漢奠定基礎。

          這才是武漢搶生源并留住百萬大學生的背景所在。

          04

          搶人還不夠,中西部強省會還在拼命搶企業。

          后疫情時代剛剛啟幕不久,包括武漢、長沙、南昌在內的中西部強省會,紛紛來到廣東搶企業。

          就在上個月,武漢先后在深圳、廣州舉辦了兩場大型招商活動,深圳場共簽約項目68個,簽約總額2083.81億元;廣州場現場35個項目,簽約金額754.7億元。

          據統計,2016年以來,大灣區企業在武漢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有376個,投資總額近1.2萬億元,當中包括華為、騰訊、越秀、小鵬汽車等大批企業。

          而時隔四年,湖南-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貿易洽談周重啟,長沙奔赴香港、深圳等地展開專題招商活動,“湘商回歸”成了重點。

          在此之前,南昌就與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7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強化戰略對接,推動江西融入廣東產業鏈分工和產業協作配套,支持鼓勵“粵企入贛”。

          搶企業背后,無疑是全球產業大轉移的加速態勢。

          作為中國制造第一大省,廣東正在從“騰籠換鳥”走向“鳥槍換炮”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眾多產業不乏梯度轉移的需求。

          然而,轉向東南亞,還是省內的粵東西北地區,抑或中西部的人口大省,與國家戰略不無關系,也取決于各地政府的主觀能動性。

          在產業轉移爭奪戰中,中西部強省會誰能更勝一籌,看的不只是勞動力人口、市場需求和土地要素成本的多少,更是區位交通、產業生態和營商環境。

          無論如何,廣東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生動證明了“人隨產業走”這一簡單而樸素的經濟規律,讓“孔雀東南飛”成為經濟奇跡的最大注腳之一。

          如今,面對國內大循環、內陸崛起、產業轉移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西部強省會理應乘勢而上,塑造產業競爭優勢。

          畢竟,搶人搶企業只是第一步,如果產業跟不上,就業跟不上,收入跟不上,連城市軟環境都跟不上,拿什么留住人?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中部第一省會,開始到廣東搶大學生了_信息
          銀行財眼|貸款三查不到位等4項違規 江...
          住建部部長倪虹會見新加坡淡馬錫公司董...
          央行:第二季度房地產企業貸款需求指數...
          【新視野】涇渭分明的千億毛發行業,公...
          多家高校公告將停用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免费看美女脱衣服|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日本午夜大片a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视频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 |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50部艳色禁片无码| 日韩爱爱小视频| 国语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一级片在线免费看|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男人天堂2023|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国产123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在线播放你懂的|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b视频免费看| 久九九久福利精品视频视频|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综合网激情五月|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欧美激情性xxxxx|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永久| 性欧美vr高清极品| 久久aⅴ免费观看|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 亚洲女成人图区|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午夜视频高清在线aaa| 蜜柚最新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