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出品
政策動態:
傳聞券商IPO放緩?24字監管意見中或見答案
(相關資料圖)
隨著業務轉型升級和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近年來,券商融資需求進一步提升。6月28日,據上交所官網顯示,因公司已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上交所恢復對華寶證券發行上市的審核。截至目前,包括華寶證券在內,A股共有6家券商在排隊IPO,除華寶證券外,還包括東莞證券、開源證券、財信證券、渤海證券和華龍證券等5家券商。
不過,雖然處于排隊狀態,但進程卻并不樂觀,“需未有明確要求,但確實是慢下來了。”有行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反饋說。記者也從多方獲悉,目前券商IPO上市確屬相對停滯狀態。如此意味著,仍在排隊的券商IPO時間表將被拉長。
證監會此前曾明確表示,倡導券商自身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倡導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以上24字監管意見中可尋找答案。(來源:財聯社)
企業動態:
肯特催化滬主板首發過會
6月28日,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59次審議會議召開,肯特催化首發過會。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季銨(鏻)化合物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季銨鹽、季銨堿、季鏻鹽、冠醚等四大系列產品,致力于為精細化工、分子篩、高分子材料、電池電解液、油田化學品等領域的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發行人及其子公司分別被評為2021年度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19年江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并于2022年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前,公司擁有季銨鹽、季銨堿、季鏻鹽、冠醚四大系列產品,質量穩定,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公司與魯西催化劑有限公司、中觸媒(688267)、華海藥業(600521)、萬華化學(600309)、萬潤股份(002643)、永太科技(002326)、天津天辰綠色能源工程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等醫藥、分子篩、化工眾多領域的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募資額,將接替三峽能源的227億元,成為新能源行業目前最大規模的A股IPO。
三威新材IPO終止
6月21日,廣西三威家居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三威新材是一家專注于高端環保人造板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堅持高端、環保、專業、資源節約的經營理念,自主研發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環保板、無醛板、阻燃板、防潮板、抗倍特替代板、全松板、鏤銑板等不同功能和加工性能的纖維板及刨花板系列產品。
七牛云沖刺港交所
七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牛云”)于2023年6月29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申萬宏源香港和交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成立于2011年的七牛云作為一家一站式場景化智能音視頻服務商,現擁有的主要產品和服務分為兩大類:MPaaS產品和APaaS解決方案。作為中國最早提供音視頻云服務的平臺之一,七牛云是為數不多的擁有開發全 面且高性能的MPaaS產品、擁有集成且覆蓋音視頻業務各環節的技術能力的公司之一——七牛云的MPaaS產品利用一系列音視頻技術及一系列AI技術,可提供涵蓋專有內容分發網絡(“QCDN”)、對象存儲平臺(“Kodo”)、互動直播產品以及智媒數據分析平臺(“Dora”)等環節的一系列音視頻解決方案,主要服務于開發能力強及具有較強靈活性需求的客戶。
盛合晶微啟動A股IPO
SJ Semiconductor Co.(以下簡稱“盛合晶微”)于2023年6月20日同中金公司簽署輔導協議,正式啟動A股IPO進程。成立于2014年的盛合晶微原名中芯長電,是全球首家采用集成電路前段芯片制造體系和標準,采用獨立專業代工模式服務全球客戶的中段硅片制造企業;其以12英寸凸塊和再布線加工起步,以提供中段硅片制造和測試服務,并進一步發展三維系統集成芯片業務。
深交所新增受理漢朔科技IPO申請
根據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信息,漢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漢朔科技)創業板IPO已獲受理。漢朔科技是一家以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圍繞零售門店數字化領域,構建了以電子價簽系統、SaaS云平臺服務等軟硬件產品及服務為核心的業務體系。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1.90億元、16.17億元、28.58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8248.80萬元、-631.78萬元、2.07億元。增幅方面,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76.70%,凈利潤同比增長3383.71%。
企業輿情:
招股書刪除!“主要的領頭者”“行業領先地位”等表述被質疑
寧波索寶蛋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索寶股份”)主板上市, 其招股書曾披露“目前是大豆蛋白行業主要的領頭者,是國內掌握高端分離蛋白生產技術與工藝的企業之一,功能性濃縮蛋白與組織化蛋白生產工藝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后續被交易所關注后進行了修改。
2022年發行人蛋白產品合計產能為12.5萬噸,與上述大部分國內競爭對手公開數據查詢到的產能相當并大于嘉華股份等競爭對手。發行人在大豆蛋白產品應用領域開發方面及大豆蛋白深加工產業鏈等方面競爭優勢明顯,但鑒于目前無第三方權威機構對于不同企業進行專業評測,尚無較高公信力的市場規模及市場占有率情況數據統計,為謹慎起見,公司對招股說明書進行了修改,將“發行人目前是大豆蛋白行業主要的領頭者”修改為“發行人目前是大豆蛋白行業主要的生產者”,刪除“發行人的功能性濃縮蛋白與組織化蛋白生產工藝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表述。(來源:梧桐樹下V)
好算盤!三年盈利6億 緊急分紅8億 打算募資14億
6月26日,深交所新受理了18家企業的上市申請。明喆集團是其中之一,擬申報深交所主板上市。資料顯示,明喆集團成立于2000年10月,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從事物業服務。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有綜合物業服務和單位食堂兩類,營收占比分別為92.31%、7.69%。
根據招股說明書,明喆集團此次IPO擬募集資金14.1億元,擬用于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信息化建設與升級、人力資源建設、城市服務業務拓展和能力建設等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擬IPO募集14.1億元資金之前,明喆集團近三年來大舉分紅超8億元,大都落入了高海清、張國玲、高藝菲一家三口的囊中。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明喆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0.07億元、33.42億元和36.1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8億元1.65億元和2.89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最近三年,明喆集團的現金分紅要遠超公司實現的凈利潤規模。
2020年至2022年,明喆集團現金分紅分別為3.80億元、1.19億元、3.45億元,合計達8.4億元,超出同期凈利潤共達2億元。2020年至2022年,明喆集團累計實現的歸母凈利潤為6.3億元。如此“血虧”式分紅,獲益最大的自然是高海清一家三口。僅按照直接持股比例測算,高海清、張國玲、高藝菲一家就可直接收獲現金6.8億元,一舉超過明喆集團近三年的全部凈利潤。(來源:上海證券報)
百諾IPO:合并資產負債率超過60%,遠高于同行,償債能力存疑
近日,醫藥外包服務企業山東百諾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諾醫藥")IPO申報材料獲得深交所受理,擬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10億元。近三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雖然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但合并后的資產負債率依然高達62.35%,超過60%,償債能力較弱。
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資產負債率(合并口徑)分別為95.12%、87.11%及62.35%,母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4.24%、47.70%和43.77%,而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分別為28.06%、16.75%、19.43%,遠高于同行公司。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末,百諾醫藥合并資產負債率高達95.12%,創三年來新高,到了2021年也僅僅略微下降但依然高達87.11%。
那么百諾醫藥的償債能力如何呢?報告期內百諾醫藥的流動比率分別為0.56倍、0.64倍、1.19倍,而同期同行公司的流動比率平均值分別為2.27倍、4.00倍、3.49倍;此外報告期內百諾醫藥的速動比率分別為0.47倍、0.51倍、0.98倍。而同期同行公司的速動比率均值分別為2.14倍、3.79倍、3.28倍。由此可見,無論是流動比率還是速動比率,百諾醫藥都與同行有著差距。(來源:慧炬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