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的一紙公告,掀起了國內AGI江湖的波浪。
6月29日,美團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稱已完成光年之外境內外主體100%股權的收購,收購價約為20.65億人民幣。公告還透露,通過收購事項美團獲得領先的AGI技術及人才,有機會加強其于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行業中的競爭力。
光年之外是國內領先的AGI創新企業,由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在今年2月創立,致力于推動實現AGI普惠。承載著打造“中國OpenAI”的使命,光年之外在兩個月內完成了以產品和技術人才為主的團隊搭建,吸引了包括多名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專家和創業者的加入,目前團隊規模在70人左右。美團方面還表示,并購完成后,將支持光年團隊繼續在大模型領域進行探索和研究。
(相關資料圖)
光年之外不到半年就被收購
光年之外從成立第一天開始就站在了聚光燈下。
公開資料顯示,王慧文于今年2月宣布成立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出資5000萬美元,估值2億美元,自有資金占股25%,王慧文曾在社交平臺表示:“要打造中國OpenAI”。
除了招兵買馬之外,光年之外很快也吸引到了資本的關注。
首先是美團創始人王興,他在朋友圈中發文力挺,稱“AI大模型讓我既興奮于即將創造出來的巨大生產力,又憂慮它未來對整個世界的沖擊。老王和我在創業路上同行近二十年,既然他決心擁抱這次大浪潮,那我必須支持。”王興與王慧文從清華的上下鋪同學,到攜手創辦校內網及美團,從同窗到創業,一直是科技互聯網圈的一段佳話。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除王興、快手創始人宿華等互聯網大佬以外,還有包括源碼資本、五源資本等知名VC機構和騰訊這樣的大廠參與投資光年之外。
就在6月初,市場傳聞稱光年之外已在近期完成了新一輪2.3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源碼資本領投,押注8000萬美元。但據證券時報記者獨家獲悉,該消息不實,光年之外近期并未開啟新一輪融資,所以相關傳聞中的估值和融資金額也是失實的。
但令人意外的是光年之外沒有繼續融資,而是直接被美團收購,也有投資人感慨“這個可能是近年來最快實現退出的項目”。
而就在6月25日晚間,美團發布公告稱,王慧文因個人健康原因,已提出辭去美團非執行董事、董事會之提名委員會成員和美團授權代表的職務,自6月26日起生效。更早時候,光年之外內部消息流出,公司聯合創始人王慧文近期遭遇個人健康問題,經診斷后目前已離崗就醫。據悉,其在5月中就出現一些健康問題,疑現抑郁類癥狀,多位投資界人士也表示有聽說相關情況。王慧文密友,前美團高管、美團創始團隊之一的賴斌強表示,此時他正陪王慧文在醫院,讓大家放心,并表示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需要遵醫囑靜養和恢復,一切會好起來。
機構大廠逐浪大模型
ChatGPT的誕生,徹底帶動了市場對AIGC的熱情,引發國內外的創業者爭相布局,一直關注科技產業的王慧文在看到大模型的潛力后,也選擇投身其中。
資料顯示,王慧文是美團聯合創始人,身價約183億元,年齡僅45歲。他本科畢業于清華電子工程系,曾進入中科院聲學所深造,后決定退學創業。2005年,他與本科舍友王興、以及王興的高中同學賴斌強,共同創立了校內網,2006年被千橡互動收購,成為后來的人人網。2010年,王慧文加入美團,與王興、賴斌強一起經歷了“千團大戰”。作為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一手創建并參與管理美團外賣、打車、共享單車等各大業務,被稱作美團王興背后的“關鍵先生”。
根據公開信息,光年之外團隊的骨架,來自于今年3月以換股方式收購的一流科技。資料顯示,一流科技成立于2017年1月,由清華博士袁進輝帶領,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創業團隊身份”研發通用深度學習框架的團隊,這支團隊所在的框架賽道,正處于AI訓練的核心算力層。
有投資人坦言,對于這些希望在大模型競賽上爭分奪秒搶時間的互聯網大廠而言,光年之外最具吸引力的一點,在于他們已經擁有一支相對成熟的團隊,這也是當下大模型產業浪潮中最稀缺的資產。
“現在國內AI市場上的好標的太少了。”上述投資人感慨,所以光年之外這樣的頂級專業團隊,自然會吸引很多資本。今年以來不論是一二級市場,AI都是一個風口,而從VC投資角度來看,相較于國內初創團隊聚焦大模型開發,海外AI公司在應用方面進展更快,可為國內未來AI應用落地提供參照指引。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梳理了美國頭部科技VC公司YCombinator在2023年投資的88個AI相關項目,并結合技術可行性及投資性價比,總結出3條主要落地路徑:1)提供模型定制部署服務;2)在靜態知識領域替代部分人力,幫助企業降本增效;3)在信息整合領域提供優于人類的服務。
并入美團后的光年之外的未來又會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