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市場再度開啟調整狀態。在中報季捕捉業績增長方向板塊個股,成為當下多數機構側重的投資邏輯。
在多家投資機構看來,隨著AI等強勢板塊資金籌碼有所松動,存量博弈下新能源板塊有所回暖,高彈性的科技成長和高端制造方向也值得積極布局;此外,有色金屬等周期股或迎階段性反彈,低估值高分紅央企龍頭仍是A股估值“洼地”,醫藥板塊的景氣度有望貫穿全年。
(資料圖片)
影響后市投資大事件
證監會發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
7月8日,證監會發布基金費率改革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堅持以固定費率產品為主,推出更多浮動費率產品;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降低公募基金證券交易傭金費率;規范公募基金銷售環節收費;完善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披露機制等內容。主動權益類基金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將統一降至不超過1.2%、0.2%;此外,新注冊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不超過1.2%、0.2%。
我國6月外儲規模上升 央行黃金儲備“八連增”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930億美元,較5月末上升165億美元,升幅為0.52%。同時,我國央行連續第八個月增加黃金儲備,截至6月末,央行黃金儲備報6795萬盎司,環比上升68萬盎司,月度增幅為近四個月最高。
證監會同意碳酸鋰期貨及期權注冊
根據證監會官網7月7日消息,近日證監會同意廣州期貨交易所碳酸鋰期貨及期權注冊。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督促廣州期貨交易所做好各項工作,保障碳酸鋰期貨及期權的平穩推出和穩健運行。據悉,碳酸鋰是廣期所規劃上市品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碳酸鋰期貨的上市能為相關企業提供鋰鹽產品的價格保障。
機構后市投資觀點
中信證券:積極參與中報行情
當前市場仍處于經濟、政策和情緒的三重谷底,預計經濟復蘇斜率快速放緩的趨勢將在三季度出現改觀,政策仍將聚焦在產業和防風險領域,匯率快速貶值階段接近尾聲,產業主題行情還需等待,當前建議積極參與中報行情,細分板塊包括運營商、通信設備、半導體設備、出行鏈(機場、酒店、景區、餐飲)、啤酒、珠寶、光伏一體化、電力設備等。從整個下半年布局來看,繼續堅守科技、能源資源和國防三大安全領域中有政策催化或業績優勢的品種。
中泰證券:指數有望迎來區間震蕩反彈
在中美關系緩和契機下,指數有望迎來區間震蕩反彈。配置方向,半導體、數據要素等或有更大力度政策支持;低估值高分紅央企龍頭仍是A股估值“洼地”,以電力為代表的央企公用事業現金流穩健,后續可以挖掘燃氣、自來水、環保、高鐵等細分;此外可關注大眾消費“困境反轉”的逢低布局機會;中藥、醫療器械、OTC、藥店等在內的醫藥板塊的景氣度將貫穿全年。
中銀證券:布局高彈性科技成長和高端制造方向
積極布局盈利弱修復下,高彈性的科技成長和高端制造方向。從宏觀及政策、產業趨勢、市場特征看,橫向比價AI板塊仍占優勢,上游算力基礎設施供不應求,業績傳導到硬件載體、應用軟件只是時間問題,最快三季報看到營收端的積極變化;電子行業兼具成長和周期屬性,汽車電子成長性進入兌現階段,隨著半導體庫存周期見底,近期消費電子周期性回升也得到市場關注。
富國基金:存量博弈下新能源板塊有所回暖
隨著AI等強勢板塊資金籌碼有所松動,存量博弈下新能源板塊有所回暖。從行業基本面看,需求方面,新能源車邊際好轉,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產能方面,隨著上游材料價格的企穩,新能源最壞的時間或已過去;產業競爭格局方面,滲透率邏輯在逐漸向市占率邏輯演繹,目前新能源汽車廠商銷售的頭部5家企業,以及頭部15家企業的市占率均在下降,未來“剩者為王”的思路,或是指導個股選擇的核心參考。
博時基金:工業金屬、能源金屬和貴金屬等迎來提振
近期,隨著海外美聯儲加息措施放緩,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壓制有望減弱,工業金屬、能源金屬和貴金屬等迎來提振。有色金屬礦業作為基礎資源類產業,其發展與宏觀經濟、基建投資密切相關。從目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來看,全球經濟正在逐步恢復,受益于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基建投資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對有色金屬的需求也將相應地增加;此外,隨著新能源、消費電子等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有色金屬礦業板塊值得關注。
工銀瑞信基金:影視院線板塊迎供給需求雙修復
進入2023年,政策趨于寬松疊加疫后復蘇,影視院線行業基本面改善,票房從春節檔、五一檔、端午檔延續復蘇態勢,顯示出十分旺盛的觀影需求。貓眼數據顯示,今年6月共上映61部電影,預計7月、8月將分別有29部和16部電影定檔上映,并有望實現150億元票房,供給和需求將迎來雙重修復??紤]到目前渠道端的集中度變化不大,板塊已經歷了春節前的復蘇行情和3月后AI催化的行情,可關注板塊的階段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