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出品
(相關資料圖)
企業動態:
安邦股份首發過會
7月7日,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62次審議會議召開,安邦股份首發過會。安邦護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的安全服務提供商,目前主營業務覆蓋金融安全服務、綜合安防服務和安全應急服務三個領域,正積極拓展海外安保業務。
佳源科技首發過會
7月7日,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51次審議會議召開,佳源科技首發過會。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在智能電力領域提供物聯終端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以物聯通信和電力智能算法等物聯網技術提升電力終端設備和系統的感知、通信與數據處理能力。
宏盛華源首發過會
7月7日,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62次審議會議召開,宏盛華源首發過會。宏盛華源鐵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輸電線路鐵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全系列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鐵塔,包括角鋼塔、鋼管塔、鋼管桿、變電構支架。
千年舟IPO終止
6月29日,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千年舟”)是一家以多品類中高端板材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裝飾材料企業,致力于向終端消費者提供綠色、環保、高品質的裝飾板材及其配套產品。
福貝寵物IPO終止
因上海福貝寵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上海福貝寵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福貝寵物”)是國內綜合優勢領先的寵物食品供應商,致力于為寵物提供健康、安全的優質寵物食品和科學喂養方案。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寵物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現階段主營產品主要包括犬糧、貓糧等寵物干糧類主糧。
萬和科技IPO終止
深圳市萬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萬和科技”)專注于射頻技術領域,是一家從事射頻技術研發及其應用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秉承持續創新,形成“以射頻技術為核心,向上下游價值鏈延伸”的發展路徑。公司主營業務為射頻技術產品及服務、電子元器件銷售,具體是通過提供射頻芯片、射頻模組、晶圓代理服務及電子元器件銷售等多層次業務組合以滿足客戶高品質、低成本、多樣化的產品需求。
天極科技IPO終止
7月7日,因廣州天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廣州天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極科技”)本次申請上市是火炬電子擬將下屬控股子公司天極科技分拆至科創板上市。天極科技是一家主要從事微波無源元器件及薄膜集成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應用于軍用雷達、電子對抗、精確制導、衛星通信等國防軍工領域以及5G通信、光通信等民用領域。
企業輿情:
施美藥業IPO:營收不足2億擬募資6億,曾簽訂對賭協議
6月28日,江西施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施美藥業)遞交IPO招股說明書獲得受理,擬沖刺深交所創業板,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施美藥業是一家CRO類的藥企,2022年營收為1.84,凈利潤為7558萬,近三年凈利潤合計為1.46億??傮w來看,施美藥業的營收利潤規模較小,2020年營收不到一個億。本次IPO,施美藥業擬募資6億,用于創新藥等項目建設。
施美藥業的收入主要來源于醫藥研發與定制化生產業務、化學藥制劑生產銷售業務,兩者收入占營收比重的各半。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至2022年,施美藥業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139.5萬、1.48億、1.84億,同期實現母凈利潤分別為1931萬、5153萬、7558萬。
施美藥業存在對賭協議。2020年3月26日,東鄉城投受讓江鴻持有的發行人股份時,與江鴻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之補充協議書》,約定股份回購條款、年收益承諾條款等特殊權利安排,如發行人未能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在國內A股上市,江鴻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必須以年6%的投資回報率回購乙方持有施美藥業的股份。因回購條款觸發,2021年12月31日,東鄉城投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江鴻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東鄉城投將持有的376.10萬股股份轉讓給江鴻,并根據《股份轉讓協議之補充協議書》約定的股份回購價格計算并定價。上述轉讓完成后,東鄉城投不再持有發行人股份,截至2022年1月13日,相關股份轉讓價款已支付完畢。(來源:德林社)
上海生生IPO:營收與凈利潤變動背離,毛利率連續下滑
近日,生物醫藥冷鏈服務商上海生生醫藥冷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生生")遞交招股書,準備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招股書顯示,上海生生專注于為藥物研發、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商業成品藥等領域的客戶提供全鏈條一體化冷鏈服務,服務于眾多醫藥行業知名企業,如恒瑞集團、復星集團、正大天晴、君實集團、藥明康德、金域集團等,主營業務包括五大板塊,分別為創新藥研發和生命科學冷鏈服務、藥械商業流通冷鏈物流、國際醫藥冷鏈服務、細胞治療冷鏈服務及新材料和冷鏈裝備銷售。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69億元、5.25億元、6.34億元,2021年、2022年營收增長率分別為95.23%、20.92%;同期間,凈利潤4,969.11萬元、8,645.15萬元、7,865.82萬元,2021年、2022年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3.98%、-9.01%。就2022年凈利潤下滑,上海生生解釋為2021年處置泰錕醫藥股權產生的投資收益1,306.81萬元。需要指出的是,營業收入與凈利潤變動背離。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92%,凈利潤同比下降9.01%,營業收入與凈利潤變動背離。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上海生生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24%、29.08%、27.95%,到2022年,其毛利率依然是下滑趨勢,并且同比降幅達1.13%,而較2020年則下降了7.29%。具體來看,核心業務創新藥研發和生命科學冷鏈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7.71%、33.75%與31.93%,同樣逐年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國際醫藥冷鏈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22.85%、21.60%、11.32%,2022年大幅下滑了10.28%。而與同行相比,相較主要從事SMO業務、CRO服務的可比公司普蕊斯及諾思格,公司2020年主營業務毛利率高于其平均值,2021年及2022年低于其平均值。
對此,上海生生表示若未來生物醫藥行業市場需求下滑,或行業中出現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使得行業競爭加劇,或公司未來銷售價格下降、成本上升,將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進而影響公司盈利水平。(來源:慧炬財經)
百奧賽圖沖擊IPO:一年賣12萬只小鼠 3年虧15億 資產負債率是行業均值3倍
近日,主做臨床前研究產品與服務的百奧賽圖向科創板遞交了招股書,欲募集資金18.93億元,用于研發和補充流動資金。資料顯示,百奧賽圖是一家臨床前研究產品與服務、抗體轉讓開發及合作開發兩翼并行、多業務發展的全鏈條公司,然而在滿足了自身研究需求的情況下,一年還賣了12多萬只實驗用小鼠。
招股書顯示,百奧賽圖2022年銷售12.23萬只小鼠中,占比最多的事靶點人源化鼠,達到了總銷售數量的44.07%(5.39萬只),并且在過去三年銷售數量呈現上漲趨勢;其次,重點免疫缺陷鼠也是主要銷售種類之一,在2020年與2021年均為銷售占比最多的品類,占比分別為55.60%、53.39%, 2022年,重點免疫缺陷鼠的銷量同比減少1.23萬只,銷量占比下降到了38.35%,位居第二。
根據業務構成,鳳凰網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發現,銷售老鼠為百奧賽圖的主營業務之一。2020年到2022年業務收入分別為0.66億元、1.08億元以及1.69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26.24%、30.48%和31.75%,占比越來越重。而在收入增長率上,銷售老鼠年復合增長率為60.24%,高于公司營收45.11%的年復合增長率。
盡管百奧賽圖的主營業務毛利率超過70%,但它至今仍未扭虧為盈,招股書顯示,2020至2022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4.28億元、-5.46億元、-6.02億元,三年共虧損15.76億元。此外,百奧賽圖的資產負債率也遠高于同行,2020年至2022年,百奧賽圖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7.32%、45.63%以及58.90%,明顯高于行業平均值27.19%、18.55%以及17.33%,尤其是在行業資產負債率下降之際,百奧賽圖明顯是逆勢上升,2022年資產負債率是行業平均水平的3倍。(來源:鳳凰網財經)
合眾偉奇IPO:七成收入依靠國家電網,應收賬款占營收超八成
7月6日,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50次審議會議召開,審議結果顯示,北京合眾偉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合眾偉奇”)暫緩審議。
合眾偉奇營業收入高度集中于國家電網,報告期內均在七成左右,為此被要求說明對國家電網是否存在重大依賴。另外,公司向河南九域騰龍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銷售相關設備,卻通過第三方回款,被要求說明是否存在虛增收入或其他利益輸送情形。招股書顯示,合眾偉奇有一名副總兩名監事為九域騰龍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前員工。招股書顯示,公司毛利率逐年下滑,應收賬款快速上升,2022年應收賬款已經達到營業收入的85%,為此公司現金流持續惡化并大額轉負。上市委要求公司說明經營業績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經營業績方面,公司報告期內(2020年到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88億元、3.69億元、4.36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9.48%、51.78%、50.39%,持續下滑。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49億元、2.36億元、3.6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1.91%、63.85%、84.69%,持續走高。公司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則持續走低,從1833萬元到495萬元,到2022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722.24萬元,大額轉負。(來源:中國基金報)
雙登股份IPO:產能利用率低,存貨逐年攀升,為鋰離子電池項目IPO是否必要?
日前,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雙登股份")向深交所遞交了創業板IPO申請。中金公司為主承銷商。雙登股份的主營業務為儲能電池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鉛酸儲能電池產品(含系統)及鋰離子儲能電池產品(含系統),產品主要應用于通信基站儲能、數據中心儲能、戶用儲能及電力儲能等領域。
招股書顯示,公司此次募集資金15.75億元,其中8.76億元用于年產2.5GWh儲能鋰離子電池制造項目,2.98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4億元。公司表示,近年來,公司鋰離子電池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受限于公司鋰離子電池產能不足,報告期內,公司仍存在外購鋰離子電池電芯的情況。公司稱,已經充分預見產能不足可能帶來的競爭劣勢,近年來持續進行產能建設并不斷新增規劃,但產能建設本身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使建設完成,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爬坡、達產。不過,從雙登股份的鋰離子電池的產能利用率看,公司一直沒有處于滿產。2020年、2021年、2022年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2.26%、53.97%和46.63%,且處于不斷下降狀態。募投項目能否得到消化存在疑問。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2.56億元、4.32億元和5.26億元,金額較大,且呈不斷上升趨勢。其中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占比80%以上。若未來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或產品價格大幅下降,或因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導致存貨周轉速度下降等,公司可能面臨存貨周轉率下降或存貨減值的風險。(來源:洞察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