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香港交易所盤后,“國內癌癥早篩第一股”諾輝健康(6606.HK)發布2023年中報盈喜預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上半年總收入預期介于人民幣7.995億元至人民幣8.37億元之間,較2022年同期增長區間為254.2%至270.8%;毛利約人民幣7.3億-7.54億元,同比增長294.6%至307.3%。
諾輝健康方面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收入及毛利增加主要源于其三款核心產品,即兩款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衛清及噗噗管,以及幽門螺桿菌檢測產品幽幽管持續放量所致。其中,常衛清營收占比達60%。
有業內人士指出,腫瘤早篩市場空間巨大,但市場滲透率較低、仍然處于初期市場培育階段。市場教育和用戶習慣養成仍未完全成熟,如何商業化是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
(資料圖)
“我們這幾年一直在不遺余力做醫院的準入,銷售團隊建設,在醫院、體檢機構和直銷平臺均建立銷售渠道。” 諾輝健康CEO朱葉青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
根據諾輝健康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其臨床銷售人數擴增至450人以上,已完成超過1000家醫院的準入和銷售,逐漸建立牢固的KOL和醫師關系網絡。
“與各種專家做更多的研究、性能驗證、進更多的醫院、進更多的指南,讓更多專家去認可,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希望所有的產品的結果拿到醫生那里去,醫生知道它的臨床意義,并且知道下一步應該采取的措施。”朱葉青解釋,“另一方面,當我們的用戶認識到我們產品的價值以后,我們希望他能夠在所有他能夠觸達的渠道都能夠買到我們的產品,這就是我們對消費醫療的理解。”
以常衛清為例,朱葉青指出,對于臨床醫生,常衛清的價值是濃縮高風險人群,提高腸鏡和內鏡醫生的工作效率。常衛清不是腸鏡的替代品,而是讓傳統腸鏡檢查更精準。
公開資料顯示,常衛清為中國首個且唯一獲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分子癌癥早篩產品,先發優勢突出,常衛清對結直腸癌的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分別為46.2%與99.6%,為目前全球最佳,顯示了良好的產品力。
“對于常衛清陰性人群,99.6%的陰性預測值可以讓用戶放心,如果沒有其他明顯癥狀,可以現階段不用跑醫院做腸鏡。常衛清陽性用戶,根據10萬人體檢數據,腸鏡檢出異常中70%是癌前病變,腸鏡微創手術切除就可以避免腸癌的發生。”朱葉青說。
中報預告中顯示,醫院渠道已經成為常衛清的最大收入來源及增長最快的渠道,其次是直接面向消費者渠道及體檢中心。
“用戶第一次使用通常需要專業人士推薦,但將來的復購則更多是在消費醫療端實現。當醫院端有足夠的滲透,真正的市場爆發應該是在消費醫療端。”朱葉青認為。
除了醫院和體檢機構,據悉諾輝健康還在大力拓展拼多多、京東、天貓等線上渠道。
癌癥早篩產品常以4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目標客群。但此次618期間,天貓電商后臺數據顯示,其幽門螺桿菌消費者自測產品幽幽管超60%的主力用戶為一二線城市受過良好教育的中青年女性,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占比超57%,超過78%的用戶在25歲至39歲之間。
“此次618期間,諾輝健康的電商數據顯示,不僅是中老年人群體,90后中青年群體同樣在健康消費上呈明確升級。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使即時性和移動場景成為個人檢測新趨勢,也因此推動了防癌早篩居家檢測和自測的加速普及。”朱葉青表示。
中國是全球癌癥大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別為457萬例、300萬例,占全球比例的分別為23.7%和30%,均位居全球第一,癌癥已成為我國居民重要死亡原因和巨大財務負擔。
灼識咨詢(CIC)發布的行業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癌癥早篩行業處于起步和市場教育階段,用戶滲透率極低,預計到2030年市場潛力將超過2000億人民幣。
在朱葉青看來:“早篩賽道通常會被質疑前期的市場教育投入較高,但一旦用戶從‘我想買’變成‘我要買’,市場成本會大幅下降。根據今年618電商后臺數據,幽幽管購買3盒以上的家庭用戶占比超20%,種子用戶復購習慣已基本養成。京東消費醫療數據顯示,幽幽管30天復購率達到8%,90天復購率達23%,高于同期業內平均復購率3倍以上。”
7月11日,諾輝健康(6606.HK)早盤高開,截至記者發稿,報收30.55港元/股,漲幅為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