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官網今日消息,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答記者問中表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經常賬戶順差1468億美元,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7%,繼續處于合理均衡區間;資本項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趨穩。
外匯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2933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次高值。其中,貨物貿易出口15264億美元,進口12332億美元。王春英稱,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對外貿易持續提供新動能,同時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等傳統產品出口保持穩定,支撐我國經常賬戶保持合理規模順差。
(資料圖片)
王春英曾在7月21日舉辦的2023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經常賬戶保持合理規模順差這一中長期發展格局不會改變。貨物貿易方面,中國貨物出口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這個特點有助于穩定出口規模和優化出口結構。今年上半年,外需有所回落,但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傳統的出口產品,比如機電產品,還有勞動密集型產品,依然保持穩定。還有大家常說的“新三樣”,出口同比增長也是比較快的,達到51%。近期有部分消費電子中間品進口是向好的,這意味著未來相關的產成品出口也會有較好的表現。
上半年旅行逆差同比增長67%
王春英表示,我國服務貿易逆差逐步向常態水平回歸。上半年服務貿易逆差1021億美元,旅行、運輸為主要逆差項目。其中,旅行逆差814億美元,同比增長67%,主要是居民個人跨境旅行呈現恢復態勢,旅行支出和收入均呈現增長;運輸逆差416億美元,主要是全球運力供給逐步恢復,我國運輸服務收支正向疫情前水平回歸。
商務部于8月3日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服務進出口總額31358.4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13232.2億元,下降5.9%;進口18126.2億元,增長22.1%;服務貿易逆差4894億元。
具體分項來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升。上半年,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3639.2億元,同比增長12.3%,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43.5%,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7923.4億元,增長16%;進口5715.8億元,增長7.5%。旅行服務則出現了明顯恢復。上半年,旅行服務進出口6509.4億元,同比增長65.4%,是增長最快的服務貿易領域。其中,出口增長52.4%,進口增長66.4%。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副會長鄒小東在近日舉辦的第八屆中國現代服務業與服務貿易人才論壇上表示,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是以數字化、信息化為核心的新型服務貿易,數據顯示,服務貿易中數字支撐的服務貿易已經超過了65%。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實現較快增長,說明我國服務出口競爭力明顯增強,正在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也充分體現了我國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的積極成效。
途牛旅游網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度旅游消費報告》顯示,出境游市場自今年3月起迎來顯著增長,并始終保持著穩步復蘇的態勢。途牛旅游網有關負責人表示,暑期過后,隨著出境游價格的回落,目的地資源供給、航線運力等問題的逐步緩解,預期出境游業務將持續向好,國內出境游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股票項下凈流入同比明顯增加
王春英表示,我國資本項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趨穩。從境外資本流入情況看,上半年,來華直接投資保持資金凈流入,其中吸收來華股權投資凈流入323億美元;來華證券投資更加積極,其中股票項下凈流入同比明顯增加,債券項下逐步恢復凈流入;外債余額更加穩定。從我國對外投資情況看,對外直接投資有序發展,其中對外股權投資凈流出559億美元;對外證券投資同比有所放緩。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收盤,上半年北向資金合計凈買入1833.24億元,為2022年全年的凈買入金額(900.19億元)的2倍。
王春英日前在2023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如果不考慮到期兌付的因素,今年上半年外資凈買入境內債券是近790億美元,扭轉了去年凈賣出的趨勢。尤其是二季度外資凈買入境內債券585億美元,處于季度比較高的水平。如果考慮到期兌付,外資已經連續兩個月凈增持境內債券。其中6月份凈增持超過1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