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米洛
(相關資料圖)
尚未實現盈利,卻高調捐出一千多萬元,獲得款項的醫院后來還成了客戶。
對于這一切,鍵嘉醫療卻表示,捐贈與后續銷售無關。
8月16日,擬赴科創板上市的鍵嘉醫療披露了審核問詢函回復意見。與在招股書中一筆帶過不同,公司對2021年超過千萬元的捐贈予以詳細披露。
根據公司介紹,其向上海廣慈轉化醫學研究發展基金會(下稱“基金會”)捐贈了1100萬元及5臺機器人,后由基金會將捐款及設備捐贈給6家醫院。
6家醫院中,有兩家為公司的臨床試驗中心,還有一家在被確認為捐贈對象半年多后,成為公司的客戶。
對此,鍵嘉醫療表示,捐贈是從社會公益價值出發,能夠有效促進醫學進步,也是其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并通過公司、基金會的內部流程認定捐贈不具備商業價值。
只是,鍵嘉醫療自成立至今,幾乎沒有營業收入,虧損額連年增加,公司為了獲得研發資金選擇第五套標準擬沖擊科創板。
在對資金如此渴求的情況下,鍵嘉醫療依然為了公益事業對外大手筆捐贈。后續一旦上市募集大量資金,公司是否會進一步加大捐贈,而不是選擇將盈利分配給股東呢?
值得一提的是,鍵嘉醫療的股東不乏知名機構,例如軟銀、老虎基金等。
連年虧損卻大筆捐贈
鍵嘉醫療成立于2018年12月,公司主營業務是手術機器人及相關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ARTHROBOT 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
由于尚未實現創收,鍵嘉醫療選擇了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
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鍵嘉醫療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28.09萬元、-4991.92萬元、-9918.21萬元及-27702.67萬元。
雖然鍵嘉醫療沒能實現營收,且虧損不斷放大,但公司卻在2021年宣布對外捐贈1473.85萬元。
根據公司披露,2021年12月,其與基金會簽署協議書,以現金1000萬元和5臺骨科手術機器人捐贈設立智能骨科創新項目轉化基金。
2022年5月,捐贈對象確認為6家醫院,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
營收都沒有,卻對外大手筆捐贈。對此,鍵嘉醫療在回復意見中表示,捐贈現金及機器在醫療器械行業并不鮮見,并舉了仁會生物此前的案例。
回查仁會生物上市過程,其捐贈行為恰是審核關注的重點。
彼時,仁會生物表示,其與白求恩基金會簽訂的《捐贈協議》涉及的“關愛項目”屬于救助類社會公益項目。盡管如此,公司還是在2019年提前終止了“關愛項目”。
然而,仁會生物最終沒能走通科創板IPO之路。2021年,仁會生物主動撤回了IPO申請。
獲贈醫院不簡單
公司否認存在商業賄賂
仔細觀察獲贈醫院名單,不難發現,其中部分醫院的身份不僅僅是受贈對象。
例如,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均為鍵嘉醫療的臨床試驗中心。
對此,鍵嘉醫療表示,中標評審程序經過公開、公正、獨立遴選產生,與公司前期和上述醫院開展的臨床試驗合作不存在關聯性。
除了2家是自己的臨床試驗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在被列入獲贈名單后,很快成了鍵嘉醫療的客戶。
2022年5月,上海廣慈基金會公示了擬批準的捐贈單位,在原有與公司協議約定的1000萬元現金和5臺骨科手術機器人捐贈的基礎上,增加1項100萬元的援疆項目捐贈。
僅僅半年多后,2023年1月,鍵嘉醫療就中標了該醫院的采購項目。
對此,該醫院表示,基金會捐贈的 100 萬元是用于與該院開展合作研究的基金,該筆捐贈與鍵嘉醫療在該院中標并銷售手術機器人產品完全無關,鍵嘉醫療的產品是通過正規、合法的招投標程序入院的。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回復意見披露時,鍵嘉醫療僅中標了7個醫院。
對此,交易所在問詢函中直言,捐贈醫院確定時是否已與鍵嘉醫療達成采購意向單、鍵嘉醫療是否存在商業賄賂或不正當競爭情形。面對這些問題,鍵嘉醫療均予以否認并給出了訪談結果。
不差錢卻大額募資
在幾乎沒有營收的情況下,選擇沖擊科創板,其實并不是鍵嘉醫療賬上沒錢。
申報材料顯示,2022年9月末,鍵嘉醫療持有大額存單非流動資產3.28億元,占公司總資產的比例超過60%。
較大的大額存單來自 LYFE、Tiger GlOBAL(老虎基金) 在2022年繳納的新增注冊資本,合計5200萬美元。
不過,拿到了增資后,不存在境外經營情況的鍵嘉醫療并未將款項立刻轉為人民幣,而是在持有美元存款的同時,購入遠期外匯合約。
3.28億元對鍵嘉醫療意味著什么?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分別 2911.48萬元、3619.65萬元、5555.44萬元和5270.78萬元。
這意味著,目前鍵嘉醫療僅大額存單就是上述三年一期研發費用總和的約兩倍。
不過,按照鍵嘉醫療的計劃,這筆資金顯然不夠。
公司擬通過此次IPO募資15.01億元,其中手術機器人技術研發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手術機器人及配套器械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分別投入4.53億元、3億元、2.67億元、8059.28萬元。另有4億元擬用來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中,有4260萬元為市場宣傳推廣費用。
公司表示,市場宣傳推廣費用中含各類機器人臨床培訓中心開辦各培訓活動的培訓活動費用,以及自辦學術推廣會議及參加第三方學術會議的推廣活動費用,共計4260萬元。
從以往情況來看,鍵嘉醫療的真實宣傳推廣費并不算高。
2021年及2022年1-9月,鍵嘉醫療宣傳推廣費金額分別為42.73萬元和885.84萬元,2022年1-9月增幅較大主要系向終端醫院提供推廣試用樣機所致。
與上述募投項目表述較為接近的是會務費,報告期內,公司會務費金額分別為59.58萬元、163.42萬元、445.51萬元和356.94萬元。
在學術推廣費備受爭議的當下,鍵嘉醫療擬募集的4260萬元將如何使用?
另外,公司擬募集的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也值得探討。
對此,鍵嘉醫療的解釋是,研發需要資金儲備、人才儲備。可公司上述擬募投的研發項目均設置了鋪底流動資金,而公司已經開始收獲訂單,且通過股份支付來激勵員工。在此情況下,仍預留高額的流動資金用來招徠人才,未免令市場對其使用效果心存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