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追捧數據和算力股,出逃新能源板塊。
午后,三大指數走勢大逆轉,均走出探底回升的走勢。截至收盤,滬指漲0.88%,深證成指漲0.53%,創業板指漲0.09%;兩市成交額超過8000億元。數據要素概念股掀漲停潮,互聯網、通信、軟件、傳媒板塊漲幅居前,美容、醫藥、環保板塊跌幅居前。
(相關資料圖)
從資金流向看,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86.95億元,其中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凈流出27.87億元。
行業方面,有7個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入,24個行業凈流出。計算機行業凈流入資金最高,為42.73億元,傳媒和通信行業分別凈流入超20億元。3個行業資金凈流出超10億元,電力設備行業凈流出資金50.72億元,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凈流出資金分別超34.37億元和10.32億元。
資金出逃新能源板塊
從個股看,今日有44股資金凈流入超億元。數據要素及算力概念股資金凈流入金額較高。
中國聯通凈流入資金居首,為8.61億元;工業富聯、人民網、浪潮信息、金橋信息凈流入均超過4億元,且上述個股均與算力或數據要素相關。
數據要素消息面上,財政部于8月21日正式對外發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并自2024年1月1日開始施行。機構認為,此次數據資產入表正式落地,有助于有效反映企業在數據要素方面的投入和收益,增厚企業資產,滿足融資需求,并輔助國家加強對數據要素市場的統籌管理。
券商股也受到資金追捧,中金公司凈流入超2億元,信達證券、首創證券凈流入資金均超億元。
首創證券成為近期少有的牛股,7月以來累計漲幅超110%,股價創出上市以來新高。證券板塊低估值或許是資金追捧原因之一。截至2023年7月24日,證券板塊PB(平均市凈率)估值僅為1.3倍,為10年來最高值5.25倍的24.76%、平均值1.92倍的67.71%、中位值1.8倍的72.22%,位居10年以來的8.84%分位,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安全邊際和性價比極高。
今日28股凈流出資金超1億元。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板塊遭資金大幅賣出。
隆基綠能凈流出資金超10億元,排在流出榜首位。光伏板塊中,晶澳科技、TCL中環、陽光電源均被資金大量賣出。
對于光伏板塊,銀河證券8月22日研報認為,1-7月全國太陽能新增裝機97.16GW,同比增長157.5%;其中7月新增18.74GW,同比增長173.6%,預計全年光伏新增有望超過光伏協會年初預計的120GW上限。
鋰電池板塊也表現不佳,比亞迪凈流出資金超3億元,恩捷股份、億緯鋰能、中礦資源、寧德時代均有超億元的資金凈流出。
尾盤資金大幅回流
尾盤資金大幅回流,兩市凈流入43.57億元。行業方面,尾盤有22個行業資金凈流入,計算機行業凈流入13.7億元,居首位;傳媒和通信行業分別凈流入超6億元。
個股方面,尾盤有8股凈流入超億元。數據和算力概念股仍是資金出擊方向,浪潮信息尾盤流入額達2.4億元。數據概念股安妮股份尾盤漲停,資金凈流入1.78億元。工業富聯、昆侖萬維、中科曙光、滬電股份等尾盤凈流入資金均超億元。
數據寶統計,尾盤資金大幅流出個股較少,僅4股流出超4000萬元。太平洋凈流出超1億元,該股尾盤沖高乏力,出現資金逢高賣出的現象。格力電器凈流出資金超5000萬元,長青科技、晶澳科技分別凈流出超4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