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史上最大并購案已初步敲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比亞迪8月28日宣布,控股子公司比亞迪電子計劃以約人民幣158億元(等值22億美元),現金收購捷普新加坡位于成都、無錫的產品生產制造業務。
比亞迪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購將拓展比亞迪電子客戶與產品邊界,拓寬智能手機零部件業務,大幅改善比亞迪電子客戶與產品結構,進一步抓住市場發展機遇,增加核心器件產品的戰略性布局。
今日早盤,比亞迪、比亞迪電子股價雙雙高開低走。截至收盤,比亞迪報收235.53元,漲逾1%;比亞迪電子報收32.85港元。
比亞迪史上最大并購案
比亞迪公告顯示,公司與賣方捷普電路(新加坡)有限公司訂立收購框架協議,據此,賣方有條件同意出售,及公司有條件同意(由其自身或其指定聯屬公司)以約158億元的代價收購Juno Newco Target Holdco Singapore Pte. Ltd.(目標公司)的100%股權。
捷普對交易標的的重組(包括財務資料)正在準備中,重組的詳情仍在雙方討論中,尚未最終確定。不過,比亞迪電子表示,按該收購框架協議及其項下擬進行的交易,若落實后將可能構成公司的一項主要交易。
目前,交易雙方已完成框架協議的簽署,后續將另行簽訂最終協議,確定最終交易對價、交易方案、交易條款、外部審批、賣方的重組方案以及交割程序等。
wind數據顯示,本次為比亞迪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并購。此前,比亞迪最大的收購案金額約為35億元。比亞迪相關人士也表示,這是公司史上最大收購。
劍指智能手機零部件業務
盡管比亞迪因電動汽車業務聞名,但鮮為人知的是公司以銷售電子元件起家。2007年,比亞迪控股子公司比亞迪電子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如今,比亞迪電子業務涵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通信設備、醫療健康設備等多元化的市場領域,電子元件銷售仍是其主營業務板塊,占2022年總收入的70%以上。作為史上最大一筆并購案,比亞迪重點指向智能手機零部件業務。
交易對方捷普新加坡,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捷普的全資子公司。作為一家跨國企業,捷普在30個國家/地區布局了100個分支機構,擁有超過25萬名員工。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機構New Venture Research(NVR)發布了2022年全球電子制造服務(EMS)市場的最新排名,捷普排第三,比亞迪電子第六。
本次交易提及的“位于成都、無錫的產品生產制造業務”,是捷普位于中國的重要布局。其中,捷普成都是捷普在中國最大的工廠之一,現有Metal、FATP兩大事業群,主要為機械產品及電子產品加工,員工超過6萬人,工廠位于成都市、崇州經濟開發區。
專注于新產品導入的捷普無錫則在產線之外還擁有一個研發中心。早在2004年,捷普科技便在無錫布局消費性電子機械部件設計與制造等業務。2007年捷普集團收購臺灣綠點科技后,無錫高新區便成為了捷普科技重要的生產基地。其中捷普綠點主要從事移動通訊終端精密零部件等產品的研發制造,2021年銷售額約170億元,該公司還為蘋果iwatch提供屏幕制造服務。
對于比亞迪而言,本次交易可以進一步提高產品市場的占有率,拓寬手機零部件業務,并承接捷普原有的客戶資源。
咨詢公司Sino Auto Insights的創始人屠樂表示:“比亞迪在提醒我們,這家公司不僅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占據主導地位,還在在移動供應鏈中處于較高地位,并且是蘋果公司的供應商。”
花旗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該交易涉及捷普在無錫的綠點金屬外殼業務,可能會促使比亞迪電子進一步滲透到蘋果外殼供應領域,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