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開發商正在頻繁發行短期債券,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償債期。
房企頻發發行短債置換長期債務
2月20日,據上海清算所披露,濱江集團完成發行2020年度第二期金額為9億元的短期融資券,發行期限366天,利率為3.24%。
募集說明書顯示,濱江集團已注冊30億元短期融資券,用于歸還發行人存續期債務融資工具。此次發行的超短融資券于2020年2月24-25日發行,自2月26日起息。本期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債券于2020年2月28日到期的9億元“17 杭濱江 MTN001 ”。
進入2020年以來,濱江集團已多次發行短期融資券。
1月10日,濱江集團表示,在2020年1月7日完成發行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實際發行總額9億元,發行利率4%,期限為366天,起息日為2020年1月9日,兌付日為2021年1月9日。
1月15日,濱江集團宣布,公司已于1月9日發行了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實際發行總額約9億元,發行利率為5.3%。
2月14日,濱江集團發行12億元中期票據,期限3年,票面利率4% 。
截至募集說明書簽署日,濱江集團待償還債務融資工具余額為124.56億元。
在濱江集團多次發債的背后,是公司承受著較大的償債壓力。募集說明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1-3月,濱江集團流動負債分別為271.65億元、358.13億元、469.53億元和 603.44億元,占同期總負債比重分別為 80.34%、81.61%、68.81%和72.25%。
濱江集團表示,近三年及一期公司流動負債有所波動且占總負債比重較高,公司存在短期償債壓力較大風險。若未來公司融資渠道不暢或不能合理控制成本,可能對公司的償債能力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作為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融資和銷售回款是主要的資金來源。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地產商的銷售回款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而,發債融資就成為了各家地產商為公司輸血的主要渠道。
另外,克而瑞的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將是房企發債的高峰期,95家典型房企年內到期債務達5000億元,且即將到來的3月是今年第一個償債高峰期,待償總額達330億元。
融資利率走低
在這樣的背景下,地產商們在今年的前兩個月頻繁發短期融資券和超短期融資券,且利率都較低。
1月9日,金科地產在2020年1月7日發行了20金科地產超短期融資券SCP001,發行金額8億元,發行期限270日,票面利率5.3%。
1月17日,富力地產發行7億元超短期融資券,票面利率5.4%,發行期限120天。三天后,富力地產再度發行了一筆超短期融資券。1月21日,富力地產發行完成2019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實際發行總額13億元,發行利率為5.28%,期限為270天。兩筆融資均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償還金融機構借款、信用債務及項目投資。
2月13日,招商蛇口發行1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票面利率2.70%,發行期限162天,募集資金用于歸還公司有息債務。
2月20日,金地集團發行1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票面利率2.83%,發行期限270天,本期債券募集資金全部用于償還發行人自身到期的債務融資工具。
有分析人士稱,開發商頻繁發行短期債券能夠迅速補充公司的現金流,減輕資金壓力。而開發商利用短期債券的方法來應付即將到來的到期債務和行權高峰。
對開發商而言,除了境內的債務,還有公司在海外的到期債務。
Bloomberg數據顯示,2020年房企海外債務償還高峰期為3月和11月,分別超過40億美元和50億美元。全年房地產企業海外債務到期規模達到294.65億美元,約合2039.83億元。
其中,2020年萬科集團到期的債務最多,國內信用債、海外債及ABS合計到期規模達650.85億元;其次為恒大地產集團,三項合計到期規模為599.71億元。大連萬達集團的到期規模為399.06億元,碧桂園為283.09億元,綠城為240.33億元。其他房企到期規模均在200億元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