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民主與法制網訊(□逄臣志)遼寧省大連市星海灣街道海州社區部分樓院建設時間久遠,是無物業管理的非封閉小區。長期以來,社區治理乏力、效能不高、經費不足等已經成為影響社區發展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該社區構思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采取“黨建引領+社區規劃師+居民自治”的方式,以黨建為引領,打造“3+社區規劃師”品牌,充分發揮“社區規劃師”的力量,通過科學規劃為轄區居民創造更高品質的生活,突出小區特色和特點,組織開展社區規劃師進社區一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居民主動參與、積極互動,本著樓院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議、自己管、自己辦的原則,用“一院一策”“一墻一景”思路推進樓院微更新,全面助力老舊小區“微改造”“微更新”“微治理”,讓群眾有更多的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
今年5月,海州社區與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共同建立了“社區規劃師”教學實踐基地,以公益志愿者的形式為社區提供需求調研、專業咨詢、設計把關、實施協調、施工監督以及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服務,社區規劃師了解居民需求,發現社區問題,組織公眾參與,聚焦樓院更新,彌補社區短板,引導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通過“社區規劃師”的參與,群眾可以全程參與提案設計、驗收等各個環節,從而有效提高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最終達到從“共謀共建”過渡到“共管共享”的目標,推動樓院居民自治提檔升級并形成典范,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樓院治理新格局。
同時創新將“五社聯動”概念落地,引領多方力量參與社區治理,搭建起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社區為平臺、社區規劃師為載體、志愿者為骨干、愛心企業為支援的“五社聯動”共治共享生態圈。積極發動愛心企業家大連市城市建設有限公司參與此次的樓院微更新,按照項目眾籌推進的原則,依托“三個一點”(黨組織出一點、居民籌一點、愛心企業加一點)機制,推動實現居民志愿有甜頭、企業奉獻有盼頭、社區建設有奔頭。
在美化環境的同時,為了持續激發小區居民共建意識的提升,海州社區廣邀樓院里的黨員、居民、學生加入共繪同心樓院行列,將志愿服務融入社區基層治理中,通過“社區規劃師”和居民共同參與式更新實踐活動,提高了社區居民共建共創新型社區的參與度,強化了小區居民的公共意識和主人翁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