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18日電(王玉玲)近日,人福醫藥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宜昌人福”)主動撤回異氟烷注射液注冊申請獲得批準。
根據公開資料,上述藥物是人福醫藥研發近十年、首個報產的改良新藥,研發投入累計約5700萬元。在距離上市銷售僅“一步之遙”的時候撤回注冊申請,意味著什么?
與華西醫院劉進共同研發
(資料圖)
異氟烷是一款麻醉劑,目前獲批的劑型為吸入劑,常用于手術前麻醉,以及術中麻醉的維持狀態。
一位不愿具名的腫瘤醫院麻醉科醫生對中新經緯解釋稱,異氟烷一般用于吸入麻醉,是臨床常用的麻醉藥物之一,此外還有恩氟烷、七氟烷等,目前,三甲及大型醫院使用七氟烷較多,地縣醫院使用恩氟烷和異氟烷較多。“幾款藥物的藥理作用區別不是很大,但在用量、副作用,以及病人術后恢復等方面有所區別。”該醫生說道。
宜昌人福所申報的異氟烷注射液,是將揮發性吸入麻醉藥異氟烷利用專利工藝改變為經靜脈途徑給藥,屬于改良新藥,具有首報地位。對于注射液與吸入式區別,人福醫藥公告稱,異氟烷注射液將吸入麻醉和靜脈麻醉的優點結合起來,具有麻醉誘導迅速且蘇醒較快、麻醉可控性高、給藥手段簡單、安全有效、便于臨床應用等特點。
中新經緯查閱公開資料發現,異氟烷注射液由宜昌人福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劉進合作研發。劉進曾向華西醫院捐出一億元,設立專項規培發展基金。早在2009年,華西醫院就發布公告稱,劉進研究小組負責研發的國家II類新藥異氟烷注射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文。
四年之后的2013年,人福醫藥發布公告稱,宜昌人福已獲得異氟烷注射液臨床試驗批件,實現產學研結合。以此初步計算,異氟烷注射液的研發歷程已至少長達13年,人福醫藥累計研發投入達約5700萬元人民幣,共完成了六項臨床試驗。
在漫長的研發期后,本應是人福醫藥的收獲期。3月10日,人福醫藥公告稱,異氟烷注射液申報生產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標志著該品種境內生產藥品注冊工作進入了審評階段。為何生變?
為何撤回申請?
16日晚間,人福醫藥發布公告稱已撤回上市申請。對于細節,17日午間,人福醫藥回應中新經緯記者稱,宜昌人福根據國家藥監局審評的最新指導原則調整研究方案,同時為更好滿足臨床需求,提供更高品質的藥品,主動撤回本品的注冊申請。后續宜昌人福將綜合評估本品補充研究所需的周期、成本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決定本品補充臨床研究、注冊申報等事宜。
從人福醫藥回復來看,其稱是主動撤回申請,原因為根據國家藥監局審評最新指導原則。中新經緯查閱公開資料發現,根據《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第四十九條,申請人認為必須補充新的技術資料的,應當撤回其藥品注冊申請。申請人重新申報的,應當符合該辦法有關規定且尚無同品種進入新藥監測期。
而就在11月11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布《藥品注冊申請審評期間變更工作程序(試行)》(下稱《變更程序》),與人福醫藥撤回申請時間較為接近。
根據《變更程序》,其在適用范圍寫道,藥品上市許可申請審評期間,發生可能影響藥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的重大變更的,申請人應當撤回原注冊申請,補充研究后重新申報。藥物臨床試驗申請、藥品上市許可申請、補充申請和境外生產藥品再注冊申請等技術審評期間發生的其他變更適用于本程序。
人福醫藥主動撤回是否依據該《變更程序》?對于該問題,人福醫藥未對中新經緯作出回應。而從后續影響來看,根據人福醫藥回應,其亦表示將評估臨床周期、成本及市場需求等因素,決定后續補充臨床研究、注冊申報等事宜。那么,從成本及市場需求來看,繼續投入異氟烷注射液是否還值得?
市場空間能否打開?
中新經緯注意到,異氟烷注射液是人福醫藥研發近十年、首個報產的改良新藥。對于人福醫藥而言,其希望將揮發性吸入麻醉藥異氟烷利用專利工藝改變為經靜脈途徑給藥。
所謂改良新藥,上海驥路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毒理學會毒理學家張旭晟對中新經緯分析道,在中國現行藥品分類注冊管理制度下,中藥、化學藥和生物制劑都可以通過申報改良型新藥的方式進行藥品注冊。改良型新藥一般包括新的劑型、新的給藥途徑、新的復方制劑、新的適應證和新的工藝等特征。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改良型新藥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2016年到2020年,中國改良型創新藥市場規模復合年增長率為5.5%。預計于2030年達到7951.7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7.2%。改良型新藥受到重視的原因在于投入產出比。弗若斯特沙利文認為,改良型新藥具備低成本、高回報、長生命周期的顯著優勢。
中新經緯查閱公開資料發現,異氟烷注射液屬于2.2類新藥,即劑型改良。這類改良新藥是CDE審評中的常見類型,此前多圍繞大單品,例如紫杉醇、利培酮、奧氮平等進行改良。
例如此前上海誼眾就通過改變劑型,促成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上市。根據上海誼眾招股書,紫杉醇類產品目前是國內銷售金額排名第一的化學制劑,也是抗腫瘤藥物領域銷售金額最大的品種。上海誼眾在半年報中寫道,2021年10月紫杉醇膠束獲批上市后,公司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187.08萬元。
但從市場空間來看,就已上市的異氟烷吸入劑而言,其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且正在萎縮。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年,異氟烷吸入劑在中國城市、縣級及鄉鎮三大終端公立醫院的銷售額約為3600萬元,2021年降低至3300萬元,主要生產廠商包括河北一品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等。
根據一品制藥招股書申報稿所稱,目前主流的吸入性麻醉藥為氟烷類,如地氟烷、七氟烷、異氟烷等。根據華西醫學《七氟烷吸入誘導麻醉的研究進展》,吸入用七氟烷主要優點在于對呼吸道無刺激、副作用小、可適用于兒童、誘導蘇醒快等。基于這些特點,臨床認為七氟烷是較為理想的吸入性麻醉藥并廣泛應用,目前應用范圍仍然在不斷擴大。
“異氟烷就好比以前人們吃窩窩頭,但是窩窩頭現在相對少見,因為有白面饅頭了。”上述麻醉科醫生對中新經緯評論道。
根據公開資料,吸入用七氟烷原研藥為雅培,國內首仿為恒瑞醫藥。西南證券曾測算稱,2021年,七氟烷已獲批藥企在樣本醫院銷售額分別為恒瑞醫藥4.6億元、丸石制藥1.5億元、魯南貝特0.6億元、Baxter公司0.5億元。(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