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豬肉消費的年度旺季能否如期而至?
作者 王明琦 中信建投證券農業首席分析師
【資料圖】
按照歷史經驗,11月開始豬肉消費端會有明顯上升,冬至到春節前消費端環比上升往往在15%-20%左右。2022年豬肉消費的年度旺季能否如期而至?
2022年由于氣溫轉涼較晚,導致南方市場腌臘情況有所延后,目前西南、兩廣等地零星有區域開始了腌臘消費,從屠宰量上看較10月底略有恢復,但疫情的持續影響制約消費增速,整體屠宰量仍處于低位;而低屠宰量又使養殖端出欄受到掣肘,尤其對于散養戶出欄大體重豬造成不利影響,養戶出欄體重仍有被動上移趨勢。后續,應當密切跟蹤南方腌臘進展,同時關注養戶大體重豬出欄節奏,尤其關注12月上中旬需求端能否有明顯改善。但由于2023年春節較早,春節前的時間窗口期越來越窄,若養殖戶集中在春節前出欄大體重豬,或對節前豬價形成一定壓制。
圖1 全國生豬均價(元/公斤)
圖2 商品豬月度出欄數據(頭)
圖3 能繁母豬存欄數據(萬頭)
生豬方面,新周期已開啟。近期豬價沖高后,呈現快速回落趨勢,在十月上中旬豬價持續大漲之時,我們曾指出謹防現貨市場過熱風險,理由之一便是養殖戶在豬價持續大漲背景下對后市預期過高,壓欄惜售情緒增強,而豬價過快上漲后并未帶來需求的跟進提升;相反由于高豬價的抑制疊加各地疫情散發,宰量明顯下降,疊加養殖戶出欄心態陸續松動,對后市預期逐步調低,豬價又出現短時大幅回落。
當前豬價基本處于除非瘟周期外的歷史高位,短期的豬價漲跌容易受到情緒、二次育肥、疫情等因素影響難以精準把握。從投資上看,豬股的投資往往在左側和主升階段有較好的β行情,而下行周期板塊性機會偏少,近期股價下跌也反映出資金對于后續豬價震蕩向下、周期下行的擔憂。(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