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王玉玲 實習生 高璇)近日,“直播新生態助力非遺傳播傳承”研討會在京舉行。抖音“DOU有國樂”計劃負責人石敏介紹,平臺持續推出“DOU有國樂”計劃、“DOU有好戲”計劃、舞蹈傳承計劃等一系列優質直播扶持活動,在相關計劃助力下,過去一年,抖音非遺類直播每天開播1617場,打賞總收入同比增長533%。
“直播間這一舞臺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寬廣,隨著城市化發展移風易俗,一些非遺樂器逐漸失去在民間演奏的環境,我們希望直播能幫助古老藝術重回大眾視野,也期待直播收入能逐步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石敏說。
由于疫情原因,線下文藝演出受到影響,不少從業者選擇與觀眾在直播間相會,觀眾也自發通過打賞等方式送上“新門票”。石敏以抖音民樂直播為例,過去一年,該類直播在平臺累計超178萬場,開播時長超233萬小時,相當于每天有4270場中型民樂演奏會在抖音直播上演。87%抖音民樂主播曾獲直播打賞收入,塤、獨弦琴等小眾非遺樂器均通過打賞獲得萬級別的“票房”。
“通過直播,不少民族樂器、非遺藝術突破了時間與地域的限制,找到廣闊"新觀眾群"。譬如廣西京族特有的非遺樂器獨弦琴,過去僅在當地約3萬人中流傳,而通過獨弦琴主播的演繹、介紹,這一小眾樂器如今已在抖音吸引超100萬名"知音"。”石敏說。
石敏表示,抖音希望通過“DOU有國樂”計劃,在未來一年服務至少100名民樂非遺傳承人獲得開播收益,并幫助1000名民樂演奏者月入過萬。具體措施包括:開放合作,為滿足條件的民樂非遺傳承人提供助力金保底扶持;資源扶持,為民樂主播提供交流、學習與表演的機會;運營服務,為有需要的民樂演奏者及院團開通在線付費演出功能等。據悉,中央民族樂團目前已有134位藝術家在抖音開通直播。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