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受物價漲幅創新高拖累,日本10月實際工資連續第七個月回落,降幅達2.6%。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6日公布了10月的每月勞動統計調查(初值、員工5人以上單位)。考慮到物價上升因素的實際工資較上年同期減少2.6%,連續7個月同比下滑。自4月由升轉降后,超過2%尚屬首次。
報道稱,基本工資與加班費等合計的現金工資總額(名義工資)連續10個月同比增加。工資漲幅不及物價漲幅的情況仍在持續。
據報道,10月的初值顯示,現金工資總額為275888日元(約合人民幣1.4萬元),同比增長1.8%。其中,額定工資增長1.3%至250081日元,相當于加班費的額外工資增加7.9%至19522日元。
日本物價漲幅有多高?
據共同社11月18日報道,日本總務省當日公布的10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2020年為100,生鮮食品除外)為103.4,較上年同期上漲3.6%。這是自第二次石油危機后出現長期通脹的1982年2月以來的最大同比漲幅,創40年零8個月新高。物價指數已連續14個月上漲。漲幅甚至超出了過去受消費稅增稅時的影響,印證了家庭經濟負擔沉重的感受。
共同社11月25日報道顯示,日本總務省當日公布的11月東京都區部不含生鮮食品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中旬初值、2020年為100)為103.6,較上年同期上漲3.6%。漲幅超過上個月(3.4%),創1982年4月以來40年零7個月新高。按各個項目來看,不含生鮮食品的食品上漲6.7%,家庭負擔依然沉重。
報道指出,受原材料漲價和日元貶值影響,食品和能源等的價格居高不下。能源價格漲幅達到24.4%。東京都區部的指數被視為全國的先行指標,預計當前一段時間日本全國物價漲幅較大的狀況將持續。(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