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2023年硅料或迎來降價周期
(相關資料圖)
作者 朱玥 中信建投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首席分析師
任佳瑋 中信建投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團隊成員
復盤歷史,硅料降價對制造端盈利會產生何種影響,核心是看降價的原因是需求萎縮還是供給放量。我們認為,2022年硅料已進入新一輪加速擴產周期,硅料降價確定性較強,將進一步刺激行業需求釋放,產業鏈利潤即將迎來再分配,電池、組件、逆變器有望受益。
硅價格呈強周期性波動
通過對過去20年間幾次硅料降價后產業鏈的變化,可以看到在需求端出現萎縮的情況下,即使硅料降價,因為硅片、電池、組件降價幅度大于硅料,因此產業鏈各環節利潤仍會被壓縮。而這一現象在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行業需求增速下滑、2011年歐美反傾銷和反補貼帶來全球需求萎縮、2018年光伏產業降補貼帶來行業需求下降、2021年四季度“限電”因素制約需求時都曾出現過,需求萎縮帶來的硅料降價,無法讓其他環節盈利改善。但是,在每一輪需求斷檔導致價格、盈利承壓之后,行業往往會迎來一輪新的需求爆發,這時即使硅料價格仍處于下行通道,制造端盈利也會有所修復。
2014-2016年以及2019年硅料降價是在需求旺盛,同時硅料供給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出現的,而在這一情境中電池、組件環節盈利明顯修復。這說明如果硅料降價是在需求旺盛的情況下,由供給大規模增加帶來的,那么下游環節將迎來明顯的盈利修復。
因此,我們認為硅料降價時制造端利潤如何演繹,核心決定因素在于需求。需求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制造端能夠截留住部分硅料降價的利潤空間,而在需求萎縮的情況下,制造端盈利同樣也會被壓縮。2023年全球光伏需求仍會維持快速增長,保守預估增速至少40%。而硅料新增產能大規模釋放后,將使硅料環節進入降價周期。預計行業2023-2024年與2014-2015年、2019年情況較為類似,都是需求保持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供給大規模放量,因此硅料降價帶來的利潤空間將大概率轉移至電池、組件等下游制造環節。
2023年硅料即將迎來降價周期
2021年以來硅料是整個光伏產業鏈的核心瓶頸,因此硅料價格近兩年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并且產業鏈大部分利潤也留存在硅料環節。2021年硅料環節幾乎沒有新增產能,2022年通威、大全、新特、協鑫等企業新增產能不斷釋放,也帶動下游硅片、電池、組件產出不斷增加。
由于2021年電池片環節盈利情況較差,非上市的專業化電池企業沒有充足資金擴產,再加上2022年正處于電池技術切換的關鍵節點,因此2022年下半年以來大尺寸PERC(即鈍化發射極及背局域接觸電池)新增產能已經很少。而新技術電池由于壁壘較高,擴產難度大,因此短期供給也無法迅速跟上,導致2022年下半年及2023年上半年新增產能十分有限。
目前光伏產業鏈核心瓶頸將逐步從硅料轉向電池環節,同時我們判斷優質電池供給緊缺的現象將至少持續至2023年二季度。二季度之后是否能進一步持續,核心觀測點在于TOPCon(隧穿氧化鈍化)等新技術電池產能的投放進度,以及行業需求是否會進一步超預期。
格局優化+訂單期貨屬性有望助力組件盈利修復
組件環節或是2023年充分受益于光伏產業鏈利潤再分配的方向,一是因為組件格局不斷向好,同時分銷客戶占比提升后組件企業對客戶議價能力提升;二是組件訂單具有期貨屬性,硅料降價過程中將帶來一定利潤彈性。
當前時點下,硅料即將進入降價周期,組件企業正在調整簽單策略,加大長單比例。根據目前組件企業簽單情況來看,預計到2022年底頭部組件企業所簽2023年訂單將達到2023年出貨目標的50%左右,并且已簽訂單價格相較于目前的水平并未有明顯下降。
如果硅料進入降價通道,由于部分訂單在簽訂時對組件交付價格進行了鎖定,因此這部分訂單會在硅料降價后體現出一部分盈利彈性。(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