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什么12月LPR下調的必要性在下降?
【資料圖】
作者 李宇嘉 廣東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12月20日,2022年最后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均與上月保持一致。這是年內LPR連續四個月保持了不變。
為什么說本期LPR下調的必要性在下降?
首先,在本次LPR報價周期內,央行于12月5日降低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從而使金融機構每年節約56億元左右的資金成本,小幅推動了銀行負債成本降低。
其次,當前金融市場資金比較寬裕。11月,M2與社融同比差值擴大至2.5%,為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新高,意味著貨幣供給大于實體的融資需求。11月,M2和M1同比差值擴大至7.8%,為歷史極高水平,意味著居民存款、企業定期存款明顯走高,也反映出當前資金相對寬裕,且堆積在金融市場內。
再次,11月,居民存款當月同比多增1.5萬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10月居民信貸增速降至6.4%,創下2014年以來新低。這些數據都說明,市場上并不是資金成本高,而是居民貸款的情緒很低、積極性很低。
總之,當前市場面臨的情況是:資金多、也很便宜,再持續降低LPR,對居民增加貸款消費或買房的刺激效應就會減弱。反而,持續降低LPR導致金融市場融資成本走低,可能會刺激債券市場短借長投的套利行為和資金空轉。
2022年內,5年期的LPR累計下降了35個基點,最新一次下調是在8月。同時,市場上的房貸按揭利率下降也很明顯。截止到目前,首套利率、二套利率較2021年最高點,分別回落165個BP和109個BP,創下歷史新低。根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18城首套房貸主流利率已降至4%以下,但是商品房銷售并未出現明顯反彈。
當務之急是提振居民收入、市場信心。因此,我建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存量房貸的利率,以減輕購房者負擔。2017-2021年商品房超高位運行,那時的按揭利率基本在5%左右。我認為把這部分房貸利率降下來,降低當前居民的月供支出,才有可能進一步激活生活消費和擴大內需。(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李惠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