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中國煙花爆竹業“墻內開花墻外香”?
(資料圖片)
作者 周星 前瞻經濟學人資深產業觀察員
2023年跨年活動,“焰遇瀏陽河·2023跨年焰火嘉年華”活動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不少關注。而每逢春節漸近,煙花爆竹是否該放寬松總是引發一番熱議。目前,全國部分地區限時、限地可燃放煙花爆竹。
近十年來,隨著“藍天保衛戰”的打贏,也讓煙花爆竹禁令政策從“禁”到“限”有了騰挪之地,也許人們精神上也需要煙花爆竹來送走艱難的2022年。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焰火
中國煙花,是連美國人都拒絕不了的存在。
美國煙花爆竹業協會執行董事朱莉·赫克曼說:“美國人自家后院燃放的煙花90%來自中國,專業焰火表演所用的約70%的煙花是在中國制造。”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6-2021年,中國煙花、爆竹出口數量穩定在30萬噸以上,僅2020年受疫情影響有所下降,2022年1-10月出口量已超2021年全年,達到358476噸,同比增長33.8%。
從出口金額方面來看,2022年1-10月中國煙花、爆竹出口額達10.07億美元,同比增長52.1%,已然超過2018年頂峰。
出口數據表明,中國煙花依舊有市場,或還可解讀為,經歷三年疫情,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期待煙花,慶祝生活重回正軌。
中國煙花享譽海外的同時,國內煙花爆竹產業卻在夾縫中求生存。
企查貓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共有超過589045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煙花爆竹相關企業,其中,批發和零售業567933家,占比超96%,制造業的企業數量9757家,占比僅1.65%。
分地域來看,湖北省煙花爆竹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6萬家,緊隨其后的是安徽、山東,分別擁有超過5.9萬家和5.5萬家相關企業,湖南、貴州、四川、江蘇、廣西相關企業數量均超過3萬家。
但若論煙花爆竹的生產,非湖南、江西莫屬,這里誕生了中國四大花炮重鎮——瀏陽、醴陵、上栗、萬載,煙花爆竹制作及文化均有上千年歷史。
數據顯示,瀏陽、醴陵、上栗、萬載4縣(市)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數量、產值以及出口分別占全國的70%、80%、90%以上,其中,又以瀏陽名氣最大。從2003年至2007年間,花炮為瀏陽貢獻了近50%的財政收入,一度被列為瀏陽市重點發展產業。
依靠花炮產業,瀏陽成為湖南第一個財稅破億的縣級市,更使瀏陽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二十多年蟬聯全省第一。
2006年起,《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和《煙花爆竹經營許可實施辦法》的相繼出臺,對煙花爆竹的生產、經營、運輸和燃放做出嚴格規定,以及數年后到來的“最嚴禁燃令”。
“散、亂、差”的瀏陽花炮生產企業,安全事故頻發,產品科技屬性低,環境污染嚴重,關停整頓也隨之而來。
另一方面,禁令之下,花炮生意不好做了!
以北京為例,據界面數據統計,北京春節煙花爆竹零售網點數量8年間減少了1164家,降幅超99%。2014年至2021年,北京春節煙花爆竹備貨量“8連降”,降幅超96%。
銷售網點減少,生產方自然受到波動。2021年,瀏陽花炮生產企業456家,比2011年的946家減少了一半,從業人數從150多萬降至30多萬人。
曾經的A股“煙花第一股”、北京奧運會鳥巢煙花供應商——湖南瀏陽花炮股份有限公司轉型P2P金融,更名“熊貓金控”,剝離煙花相關業務,后續隨著P2P行業“爆雷”,出現兌付危機,如今已成“ST熊貓”。
瀏陽政府也不再倚重花炮產業,全心全意轉向了生物醫藥。
2012年起,瀏陽生物醫藥園以創稅12.5億元超過花炮產業的10.7億元,成為瀏陽稅收的第一大來源;4年后,整合了生物醫藥園的瀏陽市經開區成長為千億級規模園區。
從城市治理角度來看,比起把單一又高危的花炮作為支柱性產業,當然是轉型高技術的產業更有發展前景,但從文化感情來看,千年煙花重鎮,傳承斷代不免可惜。
夕陽產業,煥發新活力
成功轉型生物醫藥等產業,瀏陽并沒有放棄花炮產業,在“碳中和”新要求下,推動花炮產業轉型升級,并且瞄準了“世界花炮之都”。
2019年5月,瀏陽市政府發布《瀏陽市推動花炮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提出“為行業涅槃重生創造契機”,要加快花炮產業的新舊動能轉換。
從前花炮生產方式落后,導致安全事故頻發,那就淘汰落后產能,通過兼并整合,構建“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模式。
截至目前,瀏陽共退出煙花爆竹生產企業114家(76家自愿申報退出、38家完成并購重組)、生產區58家,126家企業(69家企業、57家生產區)已拆除生產工房,已撥付自愿退出獎補資金7856.62萬元,114家企業、44家生產區已注銷安全生產許可證。
例如,一墻之隔的瀏陽市大瑤棠花出口花炮廠(“棠花煙花”)和瀏陽東宇煙花制造有限公司(“東宇煙花”)完成合并后,共建國家標準倉庫,共享技術、員工等,一年節約成本20萬。
阻礙花炮產業發展的高污染,在技術創新下也不成問題了。
東信煙花、亞太煙花等12家企業聯合組成的“創意焰火設計基地”,成功研發了微煙無硫發射藥、微煙引線、新型環保鞭炮、再生植物纖維煙花外筒等安全環保領域前沿創新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瀏陽擁有5000多個環保花炮品種,不含硫、重金屬,微煙,殘渣少,廢棄后可分解。
解決完供給端的頑疾痼瘴,消費端也要對癥下藥。
城市禁燃令導致的消費場景萎縮怎么破?迪士尼煙花秀在全球范圍的成功給了靈感,瀏陽進一步提出了文旅融合,延長花炮產業鏈。
2021年1月至6月,瀏陽企業在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燃放文旅等焰火900多場次,燃放總金額約1.6億元,占據國內約85%的市場份額。
目前,瀏陽企業已與國內18個方特主題公園、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深圳世界之窗等景區景點進行合作,打造常態化焰火燃放項目。
2022年,瀏陽市出臺《瀏陽市煙花爆竹產業高質量安全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加強文旅融合,支持“傳統煙花爆竹制作技藝+旅游”模式在鄉村旅游景點落地,同時推廣煙花小屋銷售模式,建立焰火文旅項目,打造文旅煙花消費新模式。
瀏陽花炮企業推出一系列創意煙花,如改變燃放方式,架子煙花,字幕煙花、立柱煙花等產品。近年來大火的“加特林”,外觀、燃放效果、像加特林機槍掃射,頗受年輕人喜歡。
據瀏陽市花炮總會玩具煙花分會統計,瀏陽境內有30個煙花企業生產“加特林”,一個春節就賣出了160萬箱產品,貨值4億,且供不應求。
還有創新結合豐富焰火表現形式,與激光、音樂、噴泉、無人機結合的“煙花”,甚至還創造出獨特的煙花藝術,如前不久的跨年活動,“焰遇瀏陽河·2023跨年焰火嘉年華”。
站在2023年春節前夕,我們能靠煙花找回年味嗎?(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李惠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