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薛宇飛 實習生 李俊浩)近日,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暨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聯合課題組舉辦“直播助力地方非遺傳播傳承”研討會,并與抖音合作發布《非遺地方志——直播打賞助力非遺傳播研究報告》(下稱《報告》)。
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講師何爽在會上表示,直播和直播打賞正不斷拓寬非遺傳播的渠道,是促進非遺“走出去”的重要助力。
何爽認為,“直播平臺創作功能簡潔、使用門檻較低、內容形式多樣和感官體驗豐富等優勢不僅利于非遺走出去,還為非遺保護與活態傳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越來越多人通過抖音了解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2022非遺數據報告》顯示,抖音覆蓋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達99.74%,過去一年,抖音上國家級非遺項目相關視頻播放總數達3726億,獲贊總數為94億。
要用好直播平臺促進地方非遺走出去,何爽建議應從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和傳播受眾四個方面入手。從傳播主體來說,非遺直播應考慮開展組合傳播,豐富直播內容。從傳播內容來說,非遺直播應找準非遺符號背后的文化精髓,充分發揮非遺的內在價值,實現與用戶的深度共鳴。從傳播渠道來說,非遺直播應有機地將直播新媒介與線下傳播形式相結合,不斷拓寬非遺傳播的廣度和深度。從傳播受眾來說,非遺直播應針對受眾展開精準化的內容傳播,充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最后,何爽指出,直播打賞這一激勵機制,能夠為非遺從業者提供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認可。相關從業者應積極借用直播平臺促進地方非遺走出去,以達到理想的文化傳播效果。
據悉,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傳媒大學、海南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山西傳媒學院、湖北大學的多位專家出席會議,并就直播對地方非遺傳播傳承的作用展開討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直播正在服務湖南、廣東、河南、安徽等多個省份的地方非遺走出所在地,收獲天南海北觀眾的關注與支持。其中,直播打賞提供的經濟收益與精神激勵,讓非遺從業者在展示技藝中獲得尊重與認同,在傳承路上更有動力。(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