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A股三大指數上演沖高回落,創業板指大跌逾1%。
(資料圖片)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24%,報3161.84點;深證成指跌0.59%;報11439.44點。創業板指跌1.13%,報2445.97點。兩市成交額7418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54億元。
同花順iFinD截圖
盤面上,房地產板塊活躍,煤炭、油氣開采、保險等板塊走強,CRO概念、三胎概念股盤中異動拉升。航運、旅游、零售等大消費板塊陷入調整,汽車、游戲、傳媒等板塊走弱。
具體來看,周期股集體反彈,煤炭板塊領漲,陜西黑貓、鄭州煤電漲停。三胎概念股盤中沖高,安奈兒、金發拉比漲停。部分消費股陷入調整,曲江文旅、大連友誼、人人樂等跌超5%。尾盤資金抱團高位食品股,黑芝麻尾盤漲停,桂發祥、西安飲食、全聚德等跟漲。麥趣爾、西安旅游跌幅明顯收窄。
個股方面,滬深兩市所有交易個股漲跌比為1037:3891,兩市漲停31家,跌停11家。
今日漲停股部分如下:黑芝麻(9.96%)、數源科技(10.01%)、鄭州煤電(10.06%)、安奈兒(10.00%)、二三四五(9.92%)。跌停股部分如下:小崧股份(-9.99%)。
換手率前五個股為:好上好、首創證券、安妮股份、富樂德、天地在線,分別為69.111%、52.160%、50.910%、48.589%、44.568%。
北向資金尾盤加速吸籌,全天凈流入超99億元,其中滬股通流入超58億元,深股通流入超40億元,連續6日做多A股,1月以來累計加倉超410億元。
國盛證券表示,市場持續縮量,節前效應明顯,目前市場或處于“上漲猶豫期”,各板塊輪動較快,資金分歧較大,確定性機會較少,而年報預增歷來是二級市場最為關注的機會之一,因為年報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未來一年的規劃,特別是上市公司每年的年報基本都是在第二年的4月之前發布,而業績預告通常是在1月前后,這就給了市場想象的空間,尤其是股市整體相對疲軟之時,年報預增由于確定性高,容易引起系統性行情。操作上,滬指3130點上方謹慎看多,以左側布局為主,關注年報預增、數字經濟、半導體封裝等方向。
國金證券認為,產業支持力度升級,穩增長續力下,政策“累積效應”或加速體現。政策對產業支持升級、頂層規劃更加重視產業發展,中央、部委及地方積極部署產業轉型升級。新基建、新能源、高技術制造等重點領域2022年投資推進較快;產業突圍、綠色轉型等領域是產業重點發力方向。(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