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曼)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披露各保險公司1月份大額不動產投資情況。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顯示,2023年1月,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友邦人壽”)、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人壽”)、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康人壽”)三家保險公司先后披露大額不動產投資情況,涉及項目17個。
從不動產配置角度看,保險公司已開始關注房地產細分領域的投資,倉儲、產業園區等表現比較穩健的資產受青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平安人壽、友邦人壽大手筆投資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顯示,2023年1月,平安人壽、泰康人壽、友邦人壽披露公司大額不動產投資情況。中新經緯梳理相關公告發現,1月份,保險公司披露的最大一筆不動產投資為平安人壽對東方萬國等4個產業園區項目的投資,預計投資金額不超過73.33億元。
根據上述三家公司的公告,除平安人壽對東方萬國等4個產業園區項目的投資外,其他項目多為對此前項目的追加投資。
據了解,2022年12月19日,友邦人壽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簽訂產權交易合同,以合計約50.3億元,投得上海實森90%股權以及其100%股東借款債權。交易完成后,友邦人壽將控股上海實森,從而獲得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89街坊項目。此次項目是友邦人壽成立以來進行的最大一次資產收購。
此外,平安人壽還披露了對上海來福士廣場等六個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投資進展,該項目資金來源為壽險傳統組合,該賬戶對項目出資余額約為299.73億元。
保險公司緣何青睞投資不動產?在業內看來,優質的不動產項目波動性低、市值相對較大、投資久期較長,能為保險資金提供相對穩定現金收益。此外,當下養老需求加大,投資不動產項目可為保險公司搭建康養產業打下基礎。
經濟學家孫飛教授認為,險資投資房地產的熱情回暖,首先是在于后疫情時代宏觀經濟相對看好,中國經濟會呈現報復性、恢復性增長。從政策面講,國家對房地產業給予紓困措施,緩解了房地產大幅下行態勢。此外,經歷疫情與經濟下滑,房地產市場價格降幅較大,此時投資房地產,有利于降低風險。
對于不動產的投資邏輯,2022年11月中國平安董秘曾在互動平臺回復指出,從過往看,公司投資的地產項目主要是一二線城市、核心區位的成熟商辦、物流以及重大基建項目。而不動產組合過去為平安保險資金貢獻了穩定的投資收益,每年貢獻10%的凈投資收益,即使是在去年疫情的情況下,不動產存量組合的投資回報率仍在5%以上。
物流地產、保租房REITs受青睞
整體看來,1月份上述三家公司對不動產項目的加碼,主要集中在商業辦公不動產、產業園區不動產和自用型不動產項目,投資逐步擴展至不動產細分領域。
孫飛認為,大公司更關注不動產細分領域的原因在于,險資更注重低風險與較高回報。對保險公司來說,投資產業園區對于在經濟復蘇階段,風險較小,回報相對較高;投資自用型不動產價格相對較低,價值相對高。
中國平安保險海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雯曾在公開論壇上表示,從不動產配置角度看,這兩年平安更加關注新型細分賽道的投資,包括物流冷鏈、產業園區以及長租公寓板塊。
近兩年,友邦人壽也在不動產細分領域有所行動。2021年8月,該公司宣布與普洛斯達成戰略伙伴協議,攜手對全球物流不動產市場及相關機會進行投資。
友邦保險方面表示,合作雙方戰略上高度契合,公司由此可借助普洛斯在全球物流不動產領域豐富的投資經驗和專長,與普洛斯合作加強對這一市場的投資,把握全球物流不動產市場持續增長的長期趨勢。
此外,保險資金還在投資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下稱“保租房REITs”)方面積極布局。
截至目前,已有4只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產品成功發行,4只產品均有保險資金參與投資。如紅土創新深圳人才安居REITs的前十大戰略投資者中包含中國人壽、平安人壽。
有保險資管從業人士告訴中新經緯,保租房REITs風險可控、收益穩定,與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較為穩定的風險收益特征較為契合。未來,保險公司有望繼續加大對地產細分領域有穩定現金流的核心或核心增值型資產的投資,以優化長期資產組合,應對低利率挑戰。
經濟學家余豐慧對中新經緯表示,目前保險資金的投資領域越來越寬這是一個較好的現象。但是從整體投資環境來看,不動產領域不應該成為保險資金投資的重點領域和主要方向。盡管產業園區等一些不動產有相關政策支持開發建設,但受疫情影響很多產業園區、商業寫字樓出現長期閑置,其負債情況不容樂觀,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相比之下投資自用型不動產風險相對較低。不過,整體看來不動產的流動性較差,在美聯儲加息速度放緩的情況下,如果保險資金相對雄厚的話,保險公司可以考慮進入到交易性更強的市場。(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