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陽)隨著汽車數字化提高,車載軟件也愈普及,軟件訂閱等付費業(yè)務備受關注。近期,通用汽車高級副總裁艾倫·韋克斯勒,對其公司開發(fā)的應用程序生態(tài)系統(tǒng)表示看好。他預計到2030年,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帶來的收入或將達到250億美元。
企業(yè)搶灘訂閱收費服務
據悉,特斯拉的軟件訂閱收費服務占營收比例高達28%,而中國國內蔚來、小鵬等車企的軟件訂閱服務也帶來不菲的收入……越來越多的造車新勢力、傳統(tǒng)車企、跨界造車的科技巨頭等都在搶占這一賽道。
(資料圖)
“圍繞汽車產業(yè)變革核心之一的智能化,軟件訂閱收費前景將非常好。”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yè)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表示,以后的發(fā)展趨勢就是車企要靠軟件和服務來掙錢,而汽車硬件的成本比重會越來越低。這也是“軟件定義汽車”的主要內容,汽車與未來智能化主要是通過軟件來實現的,目前汽車硬件的同質化比較嚴重,區(qū)分各個品牌差異主要是通過軟件和服務來區(qū)分的。所以,軟件以后的市場前景非常大。
“自動駕駛相關軟件正在成為車企新的增長點。”華南理工智能感知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睿林表示,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升級,汽車“軟實力”將變?yōu)槌B(tài),軟件產品和服務將成為車企競爭激烈的新紅海。
付費功能不能突破安全底線
但車企推出的增值服務也被網友詬病。奔馳推出了付費解鎖后輪轉向功能、特斯拉交2400元就能解鎖后排座椅加熱功能、蔚來推出車輛年檢代辦服務,理想、小鵬、極氪、哪吒等也搞“付費訂閱”。這期間,還有隨機閃現的車機彈窗廣告。頻繁且多次的軟件收費,讓部分車主苦不堪言。有網友吐槽,或離“付費剎車”的時間不會遙遠。
2022年底,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軟件分會發(fā)布了《軟件定義汽車產業(yè)生態(tài)創(chuàng)新白皮書》,明確了未來汽車在智能領域的發(fā)展路徑。特斯拉和中國造車新勢力在智能化層面走在時代前列,但目前智能駕駛系統(tǒng)尚需要更多的用戶數據進行訓練,用戶付費意愿雖高但實際愿意支付的金額較低。
為何用戶不愿意為提升體驗的增值服務付費?張翔認為,目前車企的軟件服務還在探索過程,存在一些失敗的案例,可能開通服務后,體驗效果不好導致相應服務收入并不高。需要注意的是,軟件付費功能中常規(guī)的、必備的或者法規(guī)要求的功能,并不適合開通付費功能。另外,對于信息安全方面的功能,涉及汽車駕駛安全方面的,也不適合開通付費功能,而對于信息娛樂功能、服務售后等市場功能,比較適合開通付費服務。
資深汽車行業(yè)人士于德龍表示,此前一直的模式都是買斷制,訂閱“增值服務”思維需要轉變;并不是所有功能都值得付費,若強制付費就會引來用戶的抵制情緒和行為。在軟件訂閱前景向好趨勢下,切忌為了“羊毛”影響用車體驗,進而損失在萬億風口前精進的機會。
監(jiān)管層還應當如何規(guī)范?張翔認為,目前汽車行業(yè)的這種開通付費功能還沒有法規(guī)管理,主要是靠輿論和車主的監(jiān)督來進行行業(yè)自律。早在2009年,車聯網就開始了付費功能,主要是信息娛樂需求支持電話操作的付費功能。這十幾年時間里,國內外都沒有訂閱收費服務的相關法規(guī)條例來進行管理,當下問題凸顯,監(jiān)管層也在觀察之中,總體來說,付費功能不可以突破開車安全的基本底線。
“假如因車機彈窗導致駕駛員事故,車企應當承擔責任。”于德龍表示。(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原創(chuàng),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