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新簽規模首破1億平,多家頭部房企入局代建
作者劉水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
【資料圖】
近年來,房地產代建業務日益受到關注。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房地產企業新簽約規模保持了快速增長。2022年,預計代建企業代建項目的新簽約建筑面積將達到11073萬平方米,首次突破1億平方米,較2021年同比增長11.3%。
圖:2018-2022年房地產代建新簽約項目面積與增長率情況
數據來源:中指數據CREIS
多家房企入局代建領域
一方面是規模的擴張,另一方面,代建行業市場集中度也愈發明顯。
2022年,預計代建企業前5名新簽約項目的建筑面積,要占到市場總份額的58.6%,較2021年上升5.4個百分點。2022年,入局代建領域的企業持續增多,行業競爭加劇,多家頭部企業通過探索“項目紓困”“資本代建”等發展新業務模式,在產業園、寫字樓等新賽道獲取了大量項目,市場表現突出。
圖:房地產代建新簽約項目前5名市場集中度(2018-2022年)
數據來源:中指數據CREIS
隨著競爭加劇,頭部代建企業積極探索新模式,如綠城管理攜手金融機構發展資本代建、介入“項目紓困”等,2022年綠城聯合奧園開發建設廣州云和公館等項目,為公司業績提供有力支持。中原建業則與多個城市城投平臺及國企達成戰略合作,積極拓展政府代建業務。
目前,行業內已有多家房企入局代建領域,且發展迅猛。2022年,龍湖、中梁和華夏幸福均成立了代建公司,正式進軍代建業務。2022年,龍湖龍智造成功簽約重慶江北、中鐵城投天府新區等項目;幸福安基則中標沈陽代建保交付項目、廊坊片區綜合開發代建項目共計252萬平方米,發展勢頭迅猛。
表:2020年以來成立代建平臺的房企及業務表現
數據來源:中指院綜合整理
政府代建前景廣闊
隨著行業深度調整,房地產舊有高負債、高杠桿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成為新時期發展方向。
房地產代建有輕資產、低負債、抗周期等特點,作為新發展模式之一,日益受到企業青睞。
而保障性住房、老舊小區改造等政府代建為企業提供了市場發展空間。“十四五”期間,全國初步計劃投資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近900萬套(間);改造老舊小區1.6億平方米。
此外,近兩年來,地方國企、城投公司積極拿地,也成為代建企業的機會。城投公司拿地后入市率較低,2022年地方城投公司拿地入市率不足1%,2021年不足10%。因此,尚未入市土地也成為代建企業的發展良機。
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企債務違約、項目延遲交付等問題頻發,“保交樓”成為2022年政府工作重中之重。
一方面,“項目紓困”為房地產代建提供了市場空間;另一方面,當前“項目紓困”手段多樣,政府、金融機構和房企三方合力的紓困模式為主流。此種模式下,金融機構的入局又為資本代建提供了發展空間和借鑒經驗。(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李惠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