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德州扒雞等老字號上市的阻力在哪?
作者 譚浩俊 財經評論人
近日,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德州扒雞)IPO申請獲證監會反饋,監管共提出多達51個問題、接近2萬字的反饋意見,涉及公司歷史沿革合規性、前員工控制加盟商、食品安全、廣告宣傳等多個方面。
(資料圖片)
2022年7月,德州扒雞向證監會遞交招股書,擬于滬市主板上市。根據招股書,德州扒雞預計發行不超過3000萬股,擬募資金額7.58億元,主要用于新建食品加工項目、生產線建設以及營銷網絡、品牌升級建設項目等。
我們不去詳細分析德州扒雞在證監會提出的51個問題上具體存在哪些不足和缺陷,也不討論德州扒雞是否滿足上市的條件,而是從企業的成長性看:該如何看待傳統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上市融資?是否應當把上市機會留給成長性好、有市場前景、有核心競爭力、有創新空間的企業?
德州扒雞是老字號,不缺市場認知度,而且作為實體企業,應當在上市等方面予以支持。但是,這類企業最大的問題在于成長性,在于技術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如果企業缺乏成長性和創新性,或者企業沒有新的項目,又或者新的項目不符合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要求,那么上市獲得的資金,也許難以形成良好的使用效率,更有可能成為大股東的個人財富。
上市是企業融資的重要手段,但融資的目的是企業更好的發展,為所有股東創造良好的收益。如果從這些年來企業上市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企業上市之后業績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出現下滑,而且不是因為外部環境等客觀原因,而是企業沒有好的項目,沒有真正需要投資的標的。甚至在有的情況下,是股東和戰略投資者的某種默契,即通過上市給大股東和戰略投資者謀取高額利益,企業上市后也便一直表現不佳。
像德州扒雞這類的傳統企業有一定的業績支撐,效益也說得過去。但是,從資本市場的要求來看就顯得不夠了。特別是成長性和創新力,在這些企業身上難以得到充分體現。而眼下的資本市場,最需要支持和幫助的,是那些成長性好、有技術支撐、有產品賦能的科技型企業、創新型企業。對傳統行業,更應該支持的是支柱產業、支柱企業、有技術和產品支撐的企業。
德州扒雞這類傳統企業想要在資本市場獲得發展先機,取得市場更多認可,就必須在技術和產品方面能夠跟得上市場的腳步,能夠推出新的技術和產品,從而將傳統技術和產品帶到市場,形成互補。
全面推行注冊制,從原則上看,對每個企業都是公平的、公正的、平等的,但是從市場需求和投資者期待來看,自然更希望科技型企業、成長型企業、有發展前景和空間的企業進入市場,對市場空間較小、投資空間不大的傳統企業會謹慎對待。基于此,希望傳統企業能夠正視現實,不要盲目申請上市,而是先從自身企業入手,在技術和產品上保持創新,做好充分的準備,避免屢屢申請失敗而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影響企業其他方面的融資。(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