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威馬汽車微博發布聲明稱,關注到多家媒體發布和轉載關于公司管理層及企業經營狀況的不實言論和誤導性信息,相關文章對公司品牌、聲譽及企業管理層個人名譽造成嚴重影響,已針對部分不實信息發送律師函,并要求相關媒體刪除不符合事實的信息。
來源:威馬汽車微博
關于“威馬汽車財務部門擅自立項”的傳言,該公司表示,威馬汽車管理層一貫嚴格遵守企業OA審批制度。所有項目需先由對應負責部門立項,經CEO批準同意后,再由采購部門發起合同審批流程,最終由CEO批準同意。根據公司規定,財務部門無權限審批結款千萬級項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針對網傳 “企業靠黃牛刷單的千萬級項目”的信息,威馬汽車回應稱,多年來,企業及管理層始終堅守行業底線與職業道德,恪守商業準則。“智慧停車”項目對公司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具有戰略意義,也獲得資本市場青睞。在獲CEO批準后,公司成立了專項小組形成日報機制,每天進行跟蹤分析,相關數據長期保留且可追溯。
威馬汽車還表示,所謂威馬汽車離職員工對財務部門發表“公司管理層為自己項目開綠燈”的言論,均為主觀臆測。公司于2022年5月31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A1申請表,并附2019年、2020年、2021年由業內權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報表及內部控制審閱報告。由該事務所實施的審計包含由IT專家進行的威馬公司0A系統的審計,目前該等審計均可出具無保留意見。
來源: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威馬汽車CEO沈暉轉發該微博并坦言,“過去一年因為疫情和市場環境的客觀影響,威馬確實遇到一些困難。我們正在通過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進行調整,全力保障復工復產,保障終端用戶的體驗?!?/p>
據媒體報道,2022年,威馬汽車陷入停產、降薪、拖欠供應商賬款等負面漩渦。威馬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暉2023年1月曾在微博上引用電影臺詞“活下去,像牲口一樣地活下去”抒發心聲。
風險信息顯示,近日,威馬汽車及其子公司新增多條開庭公告,原告包括多家制冷設備、汽車零部件、機械、廣告公司,案由多為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服務合同糾紛。
據公開資料,威馬汽車成立于2015年,主營業務為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技術設計和研發。
2023年1月12日,威馬宣布通過反向收購的方式,與香港Apollo智慧出行戰略并購,欲由此實現上市。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威馬汽車總收入分別為17.62億元、26.72億元、47.425億元;虧損額分別為41.45億元、50.84億元、82.06億元;毛利率則分別為-58.3%、-43.5%、-41.1%。(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