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晚間,特變電工(600089.SH)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新特能源(01799.HK)和新特硅材料公司擬在新疆投資建設20萬噸多晶硅項目。同時,公司宣布新特能源將正式啟動A股上市計劃。
需要關注的是,本項目總投資約176億元,其中資本金88億元,通過新特能源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募集資金解決。
實際上,2021年1月,特變電工就啟動了新特能源于境內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目前,龍頭硅料企業也正在積極擴產,中來股份擬建設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投資總金額預計為140億元。大全能源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10億元,用于年產10萬噸高純硅基材料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176億投資一半來自募資
特變電工主營業務包括輸變電業務、新能源業務及能源業務。
其中新能源業務主要包括多晶硅、逆變器、SVG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以及為光伏、風能電站提供設計、建設、調試及運維等全面的能源解決方案及風能、光伏電站的運營。
3月15日晚間,特變電工發布公告稱,為抓住全球光伏產業快速發展機遇,進一步提高多晶硅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增強公司新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及盈利能力,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特能源”)以其全資子公司新特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新特硅材料公司”)為主體,在新疆昌吉準東產業園區投資建設20萬噸多晶硅項目。
公告顯示,項目整體按照20萬噸/年進行規劃建設,分為兩期建設,每期建設規模均為10萬噸/年,兩期均建設完成后,將新增高純度多晶硅年產能20萬噸。項目建設期共24個月,建設資金將根據項目實施計劃和進度安排分批投入使用。
特變電工表示,本項目總投資約176億元,其中資本金88億元,通過新特能源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募集資金解決,募集資金以增資的方式投入新特硅材料公司;剩余部分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解決。
根據特變電工測算,按照硅料價格7萬元/噸和10萬元/噸,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分別為19.37%和40.32%,投資回收期分別為6.25年和3.97年。項目達產后,年均新增營業收入139.77億元和199.20億元,年均新增稅后利潤28.03億元和71.65億元。
同日,特變電工發布新特能源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并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提示性公告顯示,在符合上市地最低發行比例等監管規定的前提下,新特能源本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3億股。
特變電工表示,新特能源本次A股發行采取全部發行新股的方式,最終實際發行數量將根據新特能源的資本需求情況、新特能源與監管機構的溝通情況和發行時市場情況確定。
硅料企業紛紛加入“擴產大戰”
2021年1月,特變電工啟動新特能源于境內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新特能源成立于2008年,主要從事多晶硅的銷售與生產,注冊資本14.3億元,為特變電工新能源板塊分拆至港股上市的子公司。特變電工持有其內資股比例為66.52%。
硅業分會2020年數據顯示,國內前四大硅料龍頭上市公司分別為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新特能源和大全能源。
新特能源本次A股發行完成后,特變電工仍是新特能源的控股股東。
特變電工表示,新特能源本次A股發行并上市,有利于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資產結構,夯實新特能源的資本實力,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利于公司新能源產業長期穩定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3月15日晚間,特變電工還公告稱,新特能源擬實施2022年員工持股計劃,股份來源為公司轉讓所持的新特能源內資股股份不超過3000萬股,占比不超過新特能源總股本的2.1%,參與員工認購價格13.73元/股,參與人員不超過500人。
在行業的高景氣度下,不少硅料企業經營數據快速上揚。
通威股份預計,2022年1月至2月實現凈利潤約33億元,同比增長約650%。
大全能源也預計,2022年一季度多晶硅銷量37000-38000噸,同比增長72.33%-76.98%。
特變電工則預計,2022年1月至2月實現凈利潤約20.68億元,同比增長115.42%左右。
業績向好,龍頭硅料企業也積極擴產。
今年1月,大全能源發布定增預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10億元,用于年產10萬噸高純硅基材料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大全能源表示,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在新疆石河子和內蒙古包頭分別運營10.5萬噸和10萬噸多晶硅產能。
3月15日晚間,中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與投資協議》,擬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資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投資總金額預計為140億元。(記者李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