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營商環境有明顯改善
湖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省營商辦委托第三方機構,采用世界銀行評價方法和國家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部門填報、企業問卷、實地暗訪和綜合評估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對湖北省17個市(州)、99個縣(市、區)、19個國家級開發區2021年度營商環境進行了評價。
除了5個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外,武昌區、漢陽區等30個縣(市、區)獲評2021年度湖北省營商環境評價優異等次縣(市、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咸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鄂州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等7個開發區獲評2021年度湖北省營商環境表現突出的國家級開發區;孝南區、鄖陽區、竹山縣、鄖西縣、竹溪縣、廣水市、丹江口市、鐵山區、隨縣、鐘祥市等10個縣(市、區)獲評2021年度湖北省營商環境明顯改善的縣(市、區)。
營商環境怎么樣,經濟運行數據是生動注腳,2021年湖北省GDP邁上5萬億大臺階,排名重回全國第7位;招引億元以上項目5181個、簽約金額3.5萬億,比2019年分別增長24.5%、10.8%;2022年1—2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3%,居全國第二位。據湖北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調查顯示,92.7%的受訪市場主體認為“近兩年湖北營商環境有很大改善”。
營商環境呈現五大特點
湖北省發改委認為,從本次評價結果看,湖北省營商環境總體呈現思想破冰勇氣越大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優,改革創新力度越大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優,破除頑瘴痼疾決心越大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優,數字政府建設水平越高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優,體制機制創新越好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優等五大特點。
思想破冰的典型是恩施州和孝南區。恩施州大膽試、大膽闖,積極圍繞市場準入準營等重點領域開展探索,評價表現位居全省前列。孝南區破除思想觀念阻礙,在全省率先復制推廣58項省內外先進典型經驗,本次評價綜合成績較上年提升60多位。
宜昌市和襄陽市是改革創新力度大的典型。宜昌市入選2021年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改革事項27項,居全省首位。襄陽市大力推動區域性統一評價、“免申即享”等改革,經驗做法被《中國營商環境報告》采用,并在全國推廣。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利川市均破除了頑瘴痼疾。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轉供電”問題,通過創新報裝方式、出資模式,推進“轉改直”,惠及終端用戶,本次評價綜合表現突出。利川市聚焦企業融資難問題,持續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全面推進“整村授信”,降低企業融資門檻,本次評價成績位居全省前列。
武漢市和鄂州市數字政府建設水平非常高,武漢市持續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等業務系統,推動數據互聯互通,綜合表現和政務服務成績居全省首位。鄂州市開發建立了智能政策推送平臺,實現政策與企業的精準匹配,政務服務排名全省前列。
十堰市、竹山縣是體制機制創新的代表。十堰市著力為市場主體解難點、疏堵點、除痛點,本次評價再次躋身全省標桿城市行列。竹山縣創優“辦事不求人”品牌,從具體事項抓起,推動網上審批、實行項目幫代辦服務,本次評價表現較上年顯著改善。(記者 徐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