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實現盈利,這一問題已困擾恒立實業多年,原實控人欲重獲控制權是否將帶來根本改變?
10月17日早間,恒立實業(000622.SZ)公告稱,馬偉進擬通過認購增發股份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并重新取得公司的控制權。
公告顯示,馬偉進擬認購數量不低于8000萬股且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0%。截至10月14日,恒立實業每股股價達5.49元,以此計算,馬偉進與意向財務投資人將花費超4.39億元。
恒立實業是國內最早從事汽車空調零部件行業的企業,1996年11月上市至今已有26年。
盡管多次調整業務,恒立實業盈利能力依舊不強。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03年開始,恒立實業已經連續19年半扣非凈利潤為虧損,累計虧損金額達到6.76億元。
對于此次定增,恒立實業表示,公司董事會將根據業務發展情況和融資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是否籌劃和實施非公開發行股票等再融資事宜,最終結果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第一大股東7600萬股將拍賣
10月17日早間,恒立實業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于2022年10月16日收到董事長馬偉進發出的《關于提議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的告知函》(簡稱“《告知函》”)書面文件。馬偉進擬通過認購增發股份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并重新取得公司的控制權。
馬偉進為恒立實業第九屆董事會董事及現任董事長,并系公司第三大股東深圳市傲盛霞實業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通過深圳市傲盛霞實業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16%股份。
公告中,馬偉進稱,本人或本人實際控制的公司與意向財務投資人將設立有限合伙企業作為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主體,合伙企業出資規模約3.5億元,其中本人或本人實際控制的公司出資約5000萬元、財務投資人出資約3億元,最終以合伙協議的約定為準。
不過,截至本函出具之日,有限合伙企業尚未設立。馬偉進承諾于公司公告后45日內,完成有限合伙企業的工商登記手續。意向財務投資人均為合格投資者,具備相應的出資能力。
公告顯示,馬偉進擬認購數量不低于8000萬股且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0%。截至10月14日,恒立實業每股股價達5.49元,以此計算,馬偉進與意向財務投資人將花費超4.39億元。
需要關注的是,9月30日,恒立實業公告稱,8月24日收到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簡稱“思明法院”)做出的《執行裁定書》,裁定折價或者拍賣、變賣被執行人中國華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陽投資”)持有的恒立實業7600萬股質押股份及因送股、公積金轉增、拆分股份等所形成的派生股份。
公告顯示,華陽投資這部分股份將于2022年10月29日10時至2022年10月30日10時(延時的除外)在司法拍賣平臺進行第一次公開拍賣。
目前,恒立實業總股本4.25億股,華陽投資共計持有公司股份7649.6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99%;其中累計7600萬股被質押,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9.35%,占公司總股本的17.87%;累計7649.67萬股被凍結,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00%,占公司總股本的17.99%;累計發生34筆輪候凍結情形。
彼時,恒立實業表示,公司與華陽投資為不同主體公司,在生產及管理方面均保持獨立。本次股票被拍賣事項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等產生重大影響。公司目前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本次拍賣可能會導致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變化。
多次調整后,盈利能力依舊不強
恒立實業是國內最早從事汽車空調零部件行業的企業,也較早地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和全套設備生產汽車空調,公司1996年11月上市至今已有26年。
2005年,受市場形勢疲軟及公司股東變更的影響,恒立實業遭遇了幾十年來最為嚴重的困難,生產資金極度緊張,生產經營一度陷入困境。
2013年,恒立實業重振旗鼓,多點開發成立子公司,致力于汽車、工程機械等產品的空調系統及部件的研發、制造以及其他汽車零部件產品的加工、銷售的岳陽恒立應運而生。
經過歷次的調整,目前,恒立實業本部不再進行相關汽車零部件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其主要的制造及銷售業務已全部轉移至公司全資子公司岳陽恒立汽車零部件有限責任公司。
目前,恒立實業處于無控股股東、實控人狀態,2019年馬偉進曾是上市公司實控人。
不過,盡管多次調整,恒立實業盈利能力依舊不強。
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03年開始,恒立實業的扣非凈利潤持續虧損。
不過,2019年至2021年,恒立實業營業收入分別為3.46億元、3.43億元和3.54億元,基本保持穩定;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73.64萬元、-186.83萬元和-113.66萬元,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2022年上半年,恒立實業實現營業總收入8935.04萬元,同比下降59.20%;凈利潤虧損784.81萬元,同比下滑59.87%;扣非凈利潤虧損877.03萬元,同比下滑77.10%。
這也表示,恒立實業在19年半中,扣非凈利潤已累計虧損6.76億元。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恒立實業汽車零配件制造業營收達1097.34萬元,同比下滑59.02%;大宗貿易營收達5799.26萬元,同比下滑65.79%;委托加工業務營收達2021.43萬元,同比下滑9.79%;其他業務營收達17.02萬元,同比下滑43.29%。
恒立實業解釋稱,報告期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同比減少主要原因為,由于公司大宗貿易主要客戶都集中在上海地區,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貿易訂單減少,貿易營業收入下滑明顯;汽車空調業務受市場大環境及新冠疫情的影響,整車廠家對公司的訂單大幅減少導致空調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
對于此次馬偉進提議籌劃定增,恒立實業表示,公司董事會將根據公司業務發展情況和融資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是否籌劃和實施非公開發行股票等再融資事宜,相關再融資事項需經過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及證券監管部門的批準,最終結果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記者劉方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