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花錢即可開車進站臺?不患有而患不公
據1月3日上游新聞報道,1月1日,有網友稱,陜西西安北站有私家車上高鐵站臺接送乘客,由鐵路部門工作人員指引放行。記者調查發現,2022年10月西安北站就推出了此項優行服務,收費為1次幾百元,包括車輛進站接送、專區停車、貴賓候車區、專享安檢通道等。
將私家車開進高鐵站臺接到站乘客,頗為少見,在不少火車站連親友進站接送服務都已取消的現實情況下,此舉更顯突兀,也難怪不少網友對此提出了質疑。不過,若因此給這項服務扣上“特權服務”“為有錢人服務”的帽子,也未免有些上綱上線。
一方面,這一服務是當地鐵路部門公開推行的服務,所有乘客均可付費享受,并非針對特定人群。另一方面,1次幾百元的收費雖然不低,但對大多數人而言,其實也消費得起。此外,車站方面表示,開車進站臺接人后會通過專屬通道離開,并未擠占其他乘客的正常出站服務。可見,這項服務不但可以滿足部分旅客的特殊要求,比如方便一些身體不適、行動不便的乘客乘車,而且會給車站增加一些收入。
不過,對這項服務給予一定的理解,并不意味著其可以大規模推行、推廣。畢竟,高鐵站臺屬于會出現瞬時人員聚集的場所,列車到站時乘客如織,如果大量私家車涌入接人,必然會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因此,車站在推行此項服務時,首要前提應是確保其他乘客的出行安全,避免制造安全風險。同時,應對進站接送車輛的數量和時間予以限制,在確保大多數乘客安全和正常出站換乘后,再滿足一小部分乘客的特殊出行需求。如此,公眾對這一服務的接受與認可度可能會更高些,車站方面推行此類增值服務的阻力也會更小些。
事實上,公眾對此項服務提出質疑,更多的恐怕還是一種公平焦慮、一種權益擔憂——如果諸多公共場所、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都推出這種類似“花錢好服務”的舉措,是否會擠占更多人的資源,進而影響其本應享有的服務和權益?正視這種焦慮和擔憂,并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和平衡,是推出此類服務的機構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